成癮社會─對酒精、甜食、電玩電視與購物的依賴:《收入不平等》選摘(2)

2019-08-07 05:10

? 人氣

亞歷山大以廣義的角度來看待成癮,他認為成癮是現代性的副產品。由於自由市場經濟摧毀社會凝聚力,造成「心理錯位」(dislocation),他也將這個現象稱為「精神世界的貧乏」;對亞歷山大來說,上癮行為是我們適應心理錯位、孤立與疏離的方式。所謂的「心理錯位」,指的是格格不入、被排擠、缺乏良好的人際關係,並對自己不滿意、不快樂的現象。在現代主張自由市場的社會中,他認為心理錯位不是只發生在少數人身上的狀況,而是一種普世現象。「經濟人」(economic man)這種反社會、反社交的觀念,讓心理錯位日漸普及;這種觀念認為人類的天性是理性的,我們會以自我利益為出發點來採取行為,注重個人目標,完全不考慮群體利益。這種想法在過去半世紀來備受擁戴,但亞歷山大認為,只要有尊嚴就能忍耐物質生活的貧乏,但精神生活的貧乏或心理錯位,卻不是單靠尊嚴或物質享受能克服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亞歷山大對成癮的詮釋,其實是立基於心理學界長年來對健康個體的認知:個體對自治與成就的需求、以及他們對社會連結和歸屬感的需求,這兩種需求同等重要。一個健康的個體,能夠在這兩者間取得平衡。根據亞歷山大的說法,「自由市場社會無法破除成癮現象,也沒辦法消除激烈的競爭與懸殊的貧富差距。」被過度推崇的個體競爭,已經對社會凝聚力構成傷害,而且誠如我們所見,日益懸殊的貧富差距也提高人們對地位的焦慮。在這些情況下,大眾無法達成心理整合,只好轉而求助會令人上癮的事物,這種行為就像程度不等的自我毀滅,加深內心的痛苦與挫折,導致我們對成癮事物更加依賴,形成惡性循環。

逃離自我

假如自由市場以及來自社群媒體毫不停歇的社會評價威脅,讓我們更難與他人維持心理整合、保有穩固的自我意識,就代表我們更需要獲得歸屬感以及被重視。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心理系教授羅伊‧鮑邁斯特(Roy Baumeister)在一九九一年出版《逃離自我》(Escaping the Self),在書中點出人們是透過哪些方式來維持自我形象、以及呈現在他人面前的樣貌:

我們努力獲得好評價以及他人的認可:為了學習如何給人好印象,我們不斷參考相關書籍,選修相關課程;我們把根本還沒穿舊的衣服扔掉,不斷購入更新潮的服飾;我們勤奮努力,目的只是想找出能替自己辯護的理由,好在失敗或不幸降臨時把責任推給他人;大家甘願餓肚子,只為了看起來符合時尚產業的審美觀;與人談話或發表演說前,我們不斷預演,事後又不斷反思哪裡可能出了錯;我們接受整形手術,不斷打探別人的消息,進行自我比較;有人打擊我們的體面形象或優越感時,就捲起袖子和對方奮力一搏。我們渴求合理的解釋,我們一直買雜誌來參考如何打扮得更迷人,如何在做愛時表現得更好,在職場上、玩樂或節食的時候都能成功順利,最好還能避免講出一些蠢話。維持自尊聽起來根本是一份全職工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