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癮社會─對酒精、甜食、電玩電視與購物的依賴:《收入不平等》選摘(2)

2019-08-07 05:10

? 人氣

與居高不下的「社會評價威脅」共存相當累人,不僅如此,我們還要努力經營自己在網路上的形象與身分,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鮑邁斯特在書中描述了這些事物或現象,會讓人們想逃離自我、不願再勞心費神在他人面前經營形象,大家不僅想擺脫一連串的痛苦災難、更想跳脫他人期望帶來的長期心理負擔。文藝復興前,群眾會試圖遵照標準或理想品行來行事;時至今日,我們心中掛念的事物越來越膚淺,大家只想滿足時下的審美觀,擁有群眾熱烈追捧的物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我們被輕視、自覺一文不值、感到無能、被拒絕的時候,藥物、酒精、電玩與電視的花花世界、垃圾食物、購物療法甚至是賭博,就會像黑洞一樣將我們吸入,令人無法自拔。有些產品承諾能讓我們獲得期盼已久的身分形象,將消費者迷得團團轉。不過這些活動與購物行為,只能讓人暫時擺脫長久背負的壓力與焦慮,其他什麼忙也幫不上。

以物質取代人際關係

具有「以物質取代人際關係」特色的成癮現象與強迫行為,早在一九八○年代末期就已出現。這個說法是由心理治療師克雷格‧納肯(Craig Nakken)所提出,並在記者達米安‧湯普森(Damian Thompson)的《癮頭》(The Fix)中多次出現。以物質取代人際關係的說法,指的是人們逐漸對手機、甜膩膩的杯子蛋糕、電玩遊戲、冰咖啡與線上購物上癮的現象。

湯普森在書中談到,駐紮在越南的美軍感到寂寞,他們身上背負極大壓力、而且過得提心吊膽,因此施打海洛因來讓自己放鬆。不過當他們安全回家、離開當初的環境後,全都戒掉毒癮了。對湯普森而言,現代社會的消費者具有上癮般的消費行為,「就像被派遣到越南的士兵一樣,感到迷惘、害怕,一直被各種令人上癮的事物迷惑,因為他們相信這些事物能讓現實更令人願意忍受。就算你沒病,也會染上各種癮,而且人人都是如此。」不過這個類比會讓人更感困擾,因為我們本來就「在家」了。如果我們想逃離湯普森描述的毀滅性模式,就得了解為何貧富差距懸殊的社會,會讓人掉進上癮的黑洞中。

讓消費文化適可而止

除了追尋幾乎無法提升幸福感的虛無目標之外,地位焦慮與競爭引起的極端物質主義和消費文化,也讓已開發國家中的許多家庭背負債務。除了在現今房價水漲船高的市場中背負貸款外,許多勞工的薪資也已多年未見調漲,大家只好靠借貸來維持身分地位。

全球爆發金融危機前,貧富差距已逐漸拉大,家計負債金額也急速竄升

20190726-《收入不平等》內文附圖-圖4.4.jpg(時報出版提供)
[圖4.4]一九六三年至二○○三年的美國,貧富差距導致家計債務增加。(時報出版提供)

二○○五年至二○○九年,除了德國、奧地利與冰島之外,全歐洲國家的家計負債水準也陸續上升。金融危機後,未繳清房貸、信用卡帳單與公用事業帳單的家庭,數量也不斷增加,政府卻在此時縮減社會福利和公共支出。
雖然債務、健康問題與精神疾病的關係相當複雜,但大多數研究者和評論家仍試著理出之間的惡性循環:債務讓人備感壓力,對健康造成負擔,接著又製造更多債務。身體不好的窮人之所以不容易清償債務,是因為疾病讓他們無法以健全的身心來面對問題,更減損他們增加收入與資產的能力。家計債務對兒童同樣有所影響,在背負債務的家庭中,兒童與青少年都能敏銳察覺父母承擔的債務壓力,因此更容易出現精神健康問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