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一層一層弱肉強食的歧視

2019-06-12 05:20

? 人氣

光看移工本身的能力,難道真的比我們來得差嗎?圖為「勞權無本外移工要公投」記者會,許多外籍移工出席。(資料照,陳明仁攝)

光看移工本身的能力,難道真的比我們來得差嗎?圖為「勞權無本外移工要公投」記者會,許多外籍移工出席。(資料照,陳明仁攝)

「煩欸!我搭上外勞公車了,現在身上味道超重的!」一次從台北返家的途中,我搭上從中壢市區回家的公車,聽到了前方拿著手機正在通話的國中生這麼說,他指的是國際移工們習慣在身上噴灑的香水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外勞,全名為「外籍勞工」,但這樣的名稱並沒有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對於勞工階級的工作,我們的社會並沒有給予其崇高的工作價值,反而容易將「體力活」、「做苦工」、「沒腦袋」一類負面的標籤加諸於上,部分團體近年來注意到這個問題,於是鼓吹將外籍勞工一詞改為「國際移工」,但這樣的改變並沒有改善國人對其的尊重。近年來媒體對於移工們的報導多偏向「偷渡」、「逃跑」、「犯罪滋事」等,更加深了大眾對於移工們的負面刻板印象。

走在台灣的街頭上,無論是鄉村或是城市,若我們看見高大、膚色白皙的外國人,多投以好奇的眼光,彷彿看見稀世珍寶般細細打量,甚至在擦肩而過後還會頻頻回頭探望,甚至還有些人會上前與其對話、要求合照;反之,若在街頭碰上膚色較深的國際移工,態度則是一百八十度大轉變,打量的眼神伴隨著蹙眉、擦肩而過的瞬間或許還會無意識地保持距離,更別提會不會回頭再看他們一眼。我對這樣的現象一直感到很好奇,也很心冷,難道對一個人價值的定義決定於膚色的深淺嗎?同樣不是華人的臉孔,為何有如此黑白分明的對待方式?自小的教育一直告訴我們人人平等,但隨著年紀增長,這些看似簡單的道理,卻沒有人記得去實踐了。

新竹市府關注外籍勞工生活品質,讓外勞朋友感受城市的溫暖和幸福。(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作者表示,常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但一提到國際移工,這塊地流露出的便是一股不友善的腐敗氣味,是再濃郁刺鼻的香水味都無法超越的。(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民族優越主義一直存在於社會的各個角落,若將視野轉換到西方,對華人一概的的刻板印象不外乎「功夫」、「幫派」、「跟班」,在校園、在職場中生活的華人也不免遭受歧視,這些不平等的對待及以偏概全的概念,我們都不喜歡,但卻不斷重複將這些經歷複製到我們眼中比我們弱勢的文化族群上。更何況,國際移工真的比我們來得弱勢嗎?

先撇開國際移工國家的經濟不談,光看移工本身的能力,難道真的比我們來得差嗎?就我所知,有許多人的英文能力是不及移工的,就連最基本的工作態度,我們都不見得好過他們。

常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但一提到國際移工,這塊地流露出的便是一股不友善的腐敗氣味,是再濃郁刺鼻的香水味都無法超越的。

*作者為世新大學學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