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冷宮」當挑戰 小學老師變新教長

2016-05-02 23:00

? 人氣

台中市副市長潘文忠(5月20日 就任教育部長)

台中市副市長潘文忠(5月20日 就任教育部長)

截至目前為止公布的內閣人事,最讓人跌破眼鏡的莫過於教育部長潘文忠。當人事命令公布,國教界(指國民中、小學教育界)一片叫好,堪稱舉「國」歡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就連教育立委也「沒聽過」他,但他其實在國教圈是響叮噹的人物。不但是史上最年輕教育部長,還是台灣唯二當過小學老師的教育部長,目前全台國小老師約為10萬人,加計退休者更不知凡幾,為何只有他當上教育部長?

潘文忠小檔案
 

基層出身,曾幫小校翻身

台北師專畢業後,潘文忠到台北縣(現為新北市)海山國小擔任老師,體會到基層老師在行政體系下的無力;一旦老師缺乏熱情,學生便不愛學習,淪為考試的工具,而老師會缺乏熱情,關鍵是缺乏行政體系支持和自主性。於是,他當了幾年老師後,決定參加高考、進入文官體系,從督學做起,成為協助老師的人。

「協助第一線」這目標,最知名的是他推動新北市,乃至全國的特色小學。

2001年,教育部宣布全台灣各縣市展開迷你中小學裁併計畫,多數縣市局長在這樣的政策方向下就是照做,當時潘文忠身為台北縣教育局局長,了解學校在偏鄉其實不僅是學校,而是當地居民凝聚力所在,廢校或併校對學生影響小,但會讓村民大量流失,因此他逆向思考:怎樣吸引學生來就讀。

2003到2005兩年內,許多偏鄉小學由黑翻紅,學生人數提高近50%,原本18所特色小學增加到38所。後來他接教育部國教司長,更到全國推展「一校一特色」,把台北縣的經驗擴大到全國。

失落五年,從沒閒下來過

2013年,教育部授命國教院成立檢核小組,進行社會科、國文科的課綱微調,潘文忠認為研修程序有誤、參與成員也不具代表性,他勸阻當時教育部長蔣偉寧不合程序,事後他便被調離課綱規畫;「他在國立編譯館是『冷藏區』,被調離課綱修訂等同住進『冷凍庫』,」一位民進黨教育智庫說。

但就算在「冷凍庫」,他還是維持一貫自體發熱的本領,他在國教院認養九個計畫,擔任計畫主持人,涵蓋校長專業、美感教育、比較教育到資料庫運用等領域。

黑馬出線,課綱是首要考驗

如今,國教全面免試是總統當選人蔡英文的教育政策之一,外加課綱微調爭議,是新部長一上任就須面對的事,這樣的時空環境,讓潘文忠出線。

國民黨籍教育文化立委柯志恩也認為,過去大學校長出身的教育部長看待國教,焦點多放在招生,無法評估制度對教學現場改變,聽不懂校長、老師回饋的現狀和建議,連帶影響國教教出來的學生無法銜接到大學。

過去,高教出身的教育部長「由上而下」推動教育改革,缺乏教育現場回饋的政策,製造更多混亂;現在潘文忠背後有龐大基層當後盾,即將開啟「由下而上」的決策模式,但此模式溝通耗時費力,時間與民意風向是否願意給他時間,是一大考驗。

但他似乎不改其志,「要先解決政治機關、分門別類的本位主義,是一個政府或一個機關能否讓大家往前走的關鍵,讓大家理解共同的目標,而不是被交代。我相信合在一起的力量是大的,」潘文忠說,這也是他入行30年來未曾改變的信念。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