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惡女》的現代寓言─自清路遙的高虹安

2024-05-13 05:40

? 人氣

筆者透過電影《惡女》比擬新竹市長高虹安爭議。(羅立邦攝)

筆者透過電影《惡女》比擬新竹市長高虹安爭議。(羅立邦攝)

由林美秀、邵雨薇、李天柱等知名演員領銜主演的電影《惡女》去(2023)年在台灣影壇掀起熱議。《惡女》以女性角度出發,探討人性的複雜與多元,更展現人際關係的多面性與政治博弈的無情殘酷。然而,從當今台灣政壇與司法案件的發展,讓《惡女》多了一層現代寓言的意涵,更不禁讓人感嘆「現實比戲劇更誇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無法得知導演和編劇是有意還是巧合,《惡女》劇情中,檢調受總統府高官以「會升官」為籌碼誘惑奉旨辦案,並且因為辦到政府高官而被施壓可能被換掉、為確保定罪讓起訴檢察官申請轉公訴檢察官,還有政府高官串聯特定媒體記者,選擇性洩露偵查狂帶風向,企圖影響輿論和司法判決結果,來掩蓋不利執政黨的消息等劇情,無疑都在現實中一一對應。

包括「王郁文爆料檢調稱上面指示一定要起訴高虹安」、「北檢檢查長林邦樑傳因偵辦高虹安案配合度不高而被去職」、「特定媒體自由進出檢察官辦公室」、「偵查資訊被特定媒體與側翼網紅選擇性揭露企圖影響輿論和司法判決結果」、「為確保高虹安有罪,偵查檢察官盧慧珊轉任公訴」、「為46萬的案子特別組成『鑽石公訴團』」等,都在現實生活一一對應。

綜觀高虹安案,檢調不僅「預設立場」,先入為主設定涉案人在案件中的角色,選擇性採用不利被告的證據與判例,甚至讓媒體配合操作,違法偵查不公開原則,洩露特定偵查資訊餵養人民,更總能在開庭前掌握到隔天檢調主打的方向,將部分證據扭曲放大引導,讓輿論先行對被告定罪,更發生檢調人事疑似因案件偵辦方向而變動,意圖讓案件調查方向「符合執政黨高層的期望」,嚴重影響司法公正,讓人民對司法的信任蕩然無存。

高虹安案不僅是單純的司法案件,更已被上升成政治案件,執政黨動員全黨以及國家機器將高虹安塑造成「惡女」,彷彿威權時代黨國體制司法迫害的重現。高虹安被迫自證清白,官司路遙,但即便最終無罪,其所付出的代價,也難以衡量,台灣司法所受到傷害更是難以彌補,而這一切背後策畫與操弄的「黑手」,卻依然隱身幕後,暗暗竊笑。

*作者為研究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