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安觀點:為兩岸尋找新活路

2024-04-28 07:10

? 人氣

與該報2004年9月政黨領袖調查比較,連戰民意由負評43%,好評31%,逆轉成為好評41%,負評36%。好評增加10%。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馬英九2015、2024年2次「馬習會」,台灣民意反應,與連戰2005的「破冰之旅」簡直天差地別。支持和滿意的民意均未過半,而且正負評價極為兩極。

「馬習一會」後各媒體民調,《TVBS》2015/11/09 民調,雖47%民意支持馬習會,僅37%對馬英九表示滿意,兩者相差10%。不滿意則為36%,27%無意見。

聯合報民調,對馬英九表現評價兩極,三成七滿意,三成四不滿意。蘋果民調:馬習會是否有達成兩岸關係實質進展及成果?百分之42.72認為有,百分之47.51認為沒有。

這次「馬習二會」後,台灣民意基金會4月23日公布民調,20歲以上台灣人中,僅三成六覺得對改善兩岸關係是有幫助,五成五覺得沒有幫助。

王金平是對的人

若王金平未來扮演兩岸溝通的橋樑角色,能發發揮多項他人無法比擬的優勢。

2020年9月,王金平受國民黨當時黨主席江啟臣請托,原本將代表藍營帶隊前往廈門出席《海峽論壇》,後來因黨內的雜音未能成行。

而當時,民進黨政府上下和黨公職,幾乎沒有任何,對王金平此行的批評和反對聲音。民間和媒體,也沒有什麼質疑和負面聲音。

以王金平處事圓融風格,不會把處理兩岸問題,當政治攻防「工具化」使用。王金平以國民黨員身份行事,但不會用藍營和自己的成功,去貶抑攻擊綠營欠缺,引發台灣內部紛爭對立。

王甚至還能勸導民進黨一起參與,共同面對解決兩岸問題,並和分享成果,藍綠不炒,自然會得到更多民意的支持滿意。兩岸關係帶來的福禍,不分顏色台灣人都要承擔。內部和諧凝聚,才能外部取得最佳結局。

王金平甚至可以成為,藍綠都可接受,超越黨派身份的,兩岸交流主事者和帶路人。而民進黨大幾率,會歡迎和不反對,國民黨支不支持還難說。

王金平可能是台灣唯一人選,來扮演兩岸交流艱難和敏感的橋樑角色。成為有更多民意信任支持,更少民意反對和質疑,能調和兩岸和藍綠紅,多邊可接受的「和事佬」和「和平推手」。

北京需有彈性新思維

今年「馬習二會」,北京當局釋出的善意和兩岸交流新共識框架。如果在24年前,就拿來與主政的陳水扁和民進黨對話交流。阿扁一定會泣淚感動,或許求之不得全盤接受。讓綠紅20多年前,早就磨合培養,理性、諒解、善意的對話交流空間。而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兩岸關係至今的惡化僵持,其實每黨都難脫責任。民進黨的台獨黨綱,像裹腳布半過時累贅,有害無利。早該檢討盤整,做些調整和處置。

國民黨自不量力,拍胸脯吹噓保證,「看我的,一定能消滅台獨,搞定民進黨」,獨佔台灣兩岸交流話語權,結果越搞越砸,自己快被滅掉。

共產黨對民進黨向來有不信任感,認為粗俗土氣而鄙視。寧願聽信國民黨,說到自己心坎裡,但很難實現的「大話」,也不願意聽民進黨,無法讓自己100%滿意,但願意適度彈性調整的「實話」。

多重複雜因素,和國際大環境劇變,就變成今天這樣藍綠紅,環環相卡的局面。北京和中共需有彈性新思維,不能再用國民黨這個失責「代理人」,來解決與綠營的隔閡,造成更多誤判誤信。就算不公開交往,紅綠也該有熱線二軌交流通道。

北京的「善意」,經由藍營人士二手傳遞,趾高氣揚流露出「我行你不行」,先打臉民進黨,再問要不要。藍要面子,綠就不要面子嗎?尤其台灣人有最好面子,和在意尊嚴問題。

再多的「善意」,若被拿來當成政治攻防「工具化」,不僅失去原有含金量和價值。還會讓「橄欖枝」都變成「扁鑚」,成為藍綠惡鬥的「凶器」。

兩岸間無解難題,就換人來試試看。或許王金平的「兩岸路線」,才能為兩岸困境找到出路和契機。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韋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