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信觀點:童子賢「振聾發瞶 」,賴清德充耳不聞

2024-04-28 06:50

? 人氣

作者指出,和碩集團創辦人與董事長童子賢的建言顯然對民進黨來說確是「振聾發瞶 」之聲, 但是準總統賴清德明顯沒有「聽下去」。(資料照,顏麟宇攝)

作者指出,和碩集團創辦人與董事長童子賢的建言顯然對民進黨來說確是「振聾發瞶 」之聲, 但是準總統賴清德明顯沒有「聽下去」。(資料照,顏麟宇攝)

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0422在台北榮總的一場演講提到,電力是現代文明的基礎,也是產值龐大的產業。他指出現代文明全球一年大約消費4.8兆美元電力,全球電力金額比全球半導體金額大了9倍。他認為如此龐大的產值,相關單位值得提撥更多經費在研發與效率上,包括研究電網的安全與核能的研究,並且再去精進管理制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從童子賢的說法可以看得出來,未來各國對於電力的研發與效率,必然會是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這些研究我們國家呢?賴政府即將上台,但是最近從0403花蓮大地震以後,蔡政府原本自詡電網建設在地震時表現不差,沒有像921大地震一樣大停電。可是0415 差點就要實施分區限電,經長王美花表示,0415備轉容量的確僅剩3.2%,但沒有聽說限電、分區停電等相關訊息。 立委張嘉郡馬上出示台電內部訊息,證明台北、基隆ADCC(區域調度中心)接獲中央CDCC(中央調度中心)指示,預計於晚間7點實施輪流分區供電,她更調出台電備轉容量圖與電網大幅降壓來打臉經長王美花。

事後0419台電總經理王耀庭說明,0415當天曾執行需量反應,以每度電12元的價格向10家企業購電,花費約2,400萬元。面對外界的質疑,台電強調,需量反應機制1979年就實施不是近年才有,這也是國際普遍做法,不是只有台灣施行,與其因地震導致機組故障進而大範圍停電,短時需量購電仍是較好的選項。然而,台電忘了台積電等大企業在當天改為自行發電,紓解了當天的用電壓力,才免除這場限電危機。換言之,台電只告訴了全國用戶我們有向民間買電,買電就是因地震導致機阻故障,為避免大範圍停電。明顯反證出地震的確造成了機組故障,這也是電網安全的重大挑戰。執政黨不敢在大眾面前承認這個事實,高價向民間買電、大企業自行發電等「應變」措施同步啟動,才化解這場危機,綠委與綠營側翼還在沾沾自喜「綠電充沛」,想藉此來為執政黨的能源政策「擦脂抹粉」。童子賢的說法早就點出:蔡英文團隊的電力政策是有問題的,那麼,賴清德團隊還要「蔡規賴隨」嗎?

童子賢建議賴清德團隊應該注意:

面對能源政策,國家應挹注更多的心力:他舉了美國的模式,美國未設經濟部,卻有能源部,所有重要的國家實驗室,包括曾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十數座的實驗室,如紐約長島的布魯克赫文實驗室、加州北部的勞倫斯實驗室,都隸屬美國能源部,集中人力與財力深入研究能源,也研究基礎科學。

應放手中油台電,強化能源決策與研發:反觀國內經營管理能源最重要的國營事業為中油、台電, 兩單位皆隸屬經濟部,位階都不高,專業也未受到重視,相對地能夠投入的研發經費不夠高。  更關鍵的是台電與中油都只能「聽命行事」,童子賢明指,若只是「聽命行事」與奉命配合政策執行業務,目前表現雖然穩健,但其實是不夠積極的, 更無法發揮效率,創造經濟動能。新政府應該給中油與台電更多鼓勵與政策支持,強化能源的決策與研發,包括對電網安全的研究與對核能安全的研究,並且強化訓練標準,甚至比照航空業對待機師的觀念提高專業加給,以提升台灣的能源效率與能源韌性。

認清地球暖化才是人類公敵,不是核能:童子賢表示,「30年前,我也是熱心反核的人,但是大約10年前當我開始關注地球暖化議題時,我開始陷入困惑與二難,內心感受地球暖化與反核之間的掙扎。」「這二、三年我才慢慢想清楚了,我必須清楚揭示:地球暖化才是人類公敵,而核能不是。」他觀察到地球暖化已對現代文明產生嚴重威脅,若是地球暖化,文明會陷入浩劫,其衝擊是無可挽回的。而「核」這種技術,正是可以避免地球暖化發生的助力而非阻力。問題是蔡政府就是抱著2025「非核家園」的神主牌位不放,能源政策就是採取「削足適履」,賴團隊若是無法認知「地球暖化」的迫切性與嚴重性,還要死抱著「反核大旗」的話,未來能源決策註定要走入死胡同,而限死台灣的經濟發展。

核能是綠能盟友,核安係數是可受控管:童子賢說,「核能可以是綠能的盟友,而非敵人。」而且核能的安全係數就好像航空業的安全係數,是可以好好提升,好好控管的。各國對於核能的發展,像最擁核的法國就有62座核能反應爐,核電占全部電力約70%。而能源生產第一的美國(美國的石油與天然氣都是全球產量第一)也擁有超過100座核子反應爐,核電占美國發電20%。我們的鄰國韓國也是半導體產業的競爭者,則擁有24座反應爐,核電占全部電力的30%,而且南韓總統尹錫悅還大力持續興建核電之中。日本境內共有33座核能發電機組,2023年已通過福島核能事故後制訂的新標準審查重啟運轉者有12座,分別位於鹿兒島、佐賀、愛媛及福井。台灣的三座核能廠經過過去40年的良好運轉,證明績效不錯且安全無虞,值得規劃繼續延役,甚至更新為更有效率的新的機組(童子賢還舉芬蘭的OL3機組為例,認為最新技術有最佳效率。)

黃金比例能源政策,減碳又能充分供電:童子賢認為台灣面對綠能不足、碳排偏高的發電現況,應該規劃或是更新四個電廠的8座反應爐繼續做出貢獻,提升台灣的核能發電在「不排碳」情況下貢獻電力到20%,再加上持續建設綠能,使綠能從現在的不足9%成長到20%,這應該是一種優秀的「黃金比例」政策,可以使台灣的「不排碳發電」一舉成為發電量的40%。(避開政治爭議,童沒有提到核四)

童子賢的建言顯然對民進黨來說確是「振聾發瞶 」之聲, 但是賴清德明顯沒有「聽下去」,從綠媒所披露的,賴清德「最早在他的口袋中,一共有6個可能人選(陳建仁、顧立雄、童子賢、鄭麗君、潘孟安與卓榮泰)被逐一思考,其中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一度表示願意考慮,最後因為家庭因素堅持讓賢,使閣揆人選易人。

從綠媒的報導中可以看到賴清德選擇閣揆人選竟然只考慮到「自己人」,童子賢雖非政治人物, 但是他接受了賴清德邀約出任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與賴團隊已有相當共事基礎與合作默契,所以六個人選都是自己人。從這份六人名可以看出賴根本沒有想到要跨黨派招攬在野菁英,更沒有以經濟或科技界的專才為優先考量,只在自己人圈中選人,註定了最後出線的卓榮泰就只是政治性內閣,也是「蔡規賴隨」政策的執行人,談不上創新更談不上大開大闔!

再看綠媒說,賴清德在3月26日立法院總質詢結束之後,才徵詢童子賢出任閣揆的意願。童多年來積極參與公益活動,並接受賴清德邀約出任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與賴團隊已有相當共事基礎與合作默契,因此當賴開口時,童子賢一度首肯,令賴清德真是「喜出望外」。觀察0410賴清德宣布卓榮泰出任閣揆時,還強調這是一個全新的局面,未來還有一連串的問題需要克服,他期勉卓榮泰可以秉持行動創新的AI內閣,能夠聽取民意、解決民眾問題,回覆民眾期待。問題是卓榮泰怎麼會是AI專才呢?鄭麗君與龔明鑫也非AI菁英。所謂的「行動創新的AI內閣」不就是原本要由童子賢來領軍的台詞嗎?賴清德  了卓榮泰卻還要沿用這個台詞,讓「行動創新的AI內閣」還未上任就成了空話一句了!

再看,綠媒指出,童子賢所以拒絕的理由是當他回家稟告家人後,童子賢家人「憂慮當今政壇風氣複雜,未表同意」,雖經一再遊說,多方闡明,仍無法讓童子賢回心轉意,賴清德只好打退堂鼓,原本期待新閣「耳目一新」的計畫也因此受阻。綠媒把這個原本讓人「耳目一新」的閣揆 人選用童家人「憂慮當今政壇風氣複雜,未表同意」帶過。不知道賴清德有沒有想過,為何童家人會有如此憂慮呢?這不是過去八年下來小英執政所造成的嗎?如今還要再「賴隨」 四年,耳目無法一新之外,恐怕還要依舊風氣複雜下去啊!

最值得注意的是,童子賢在演講中曾稱許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心胸開闊,學習面向非常廣泛,他也曾就能源問題深入與賴討論。上面所提到的幾點就是他和賴所談到的建言。

問題是如果賴真的有心帶領中華民國走向新境界,那麼三顧茅蘆來請童子賢都是應該的,可是賴卻沒有表現出如此求才若渴的積極行動。合理懷疑是賴「心有餘而力不足」。在他前面只有跟隨小英的腳步,其他創新或改革的可能性就不高了!就像0425賴清德宣布他的國安團隊時強調,他的國安團隊是一時之選,跨越專業又有跨領域經驗,有默契又能合作、以國家為己任,扛起守護國家責任。問題是這個國安團隊全是小英團隊的舊人,所謂專業與跨領域經驗都是在各部會與職位上待一陣子之後就被稱為專業,吳釗燮斷了那麼多邦交國,回任國安會秘書長就成了跨領域專才,顧立雄從律師跨到軍事國防就成一時之選。這個國安團隊小英在賴之前就自行宣布了!

看得出來「蔡規賴隨」的主軸從0410迄0425這幾波的內閣與國安人事的宣布就不斷出現,總之根本就是「率由舊章」 毫無新義,更談不上「行動創新的AI內閣」 了!至於童子賢對賴的能源建言顯然已淪為「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啊!

*作者為大學教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

孔令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