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國鷹遇到中國龍:《1927民國之死》選摘(3)

2017-04-10 05:50

? 人氣

一九二七年,南京國民政府建立之後,美國政府對其大力支持。美國政府參與了國民政府的各項改革,包括經濟、財政、交通等項改革與現代化。所謂國民政府「黃金十年」之成就與美國之援助,有相當大的關係。中美的友好關係正如學者孔華潤(Warren I. Cohen)所言:「一九二八年僅憑藉上帝的仁慈,和凱洛格、詹森(助理國務卿)兩人可靠的直覺,促進了美國與國民黨政府的和解,美國人再次把自己視為中國主權的維護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二十世紀上半葉美國的對華外交,始終存在著一種司徒雷登那樣的傳教士式的單純與樂觀的心態:善良的中國人民一旦接受美國的文明與價值,這個龐大的國家將不再是張牙舞爪的惡龍,而成為美國在亞洲最親密的盟友。這種美好的「中國想像」,一次又一次地在現實面前碰得粉碎。

中國走了自己的道路,至今沒有回頭。史迪威爲中國訓練的那支軍隊已不復存在,史迪威在山西修築的那條公路消失得更早:就在那條公路竣工十一年之後,史迪威的朋友、國際新聞社記者約翰·格林寄給他一份《字林西報》的簡報,談及中國政府對公路缺少維護,那條從汾州到黃河的公路從來沒有進行任何維護,「實際上已經不復存在」。

*作者為旅美作者。[本文選自作者新著《1927民國之死》(八旗文化出版)]

余杰仿效黃仁宇《萬歷十五年》之筆法,挑選了25位代表性人物,透過書寫他們在1927年前後的生命歷程、政治理念與精神取向,來呈現中國的真實面貌,進而探討近代中國由帝制走向憲政共和的轉型為何全盤失敗。其中既包含了蔣介石、毛澤東、汪精衛、胡適等重要人物,但為了突破傳統國共兩黨單一史觀的框架,余杰更廣泛地納入過去不被重視的角色,諸如其中包括代表了庶民社會的商人、農民,如劉大鵬、張幼儀;為少數民族與邊境地帶發聲的川島芳子、圖登嘉措(十三世達賴喇嘛);還有反映了列強的觀點的鮑羅廷、史迪威等外國人。內容廣泛而細膩,是深入瞭解民國歷史與國共興衰不可多得的讀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余杰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