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己沒信心,總覺得成就是因為運氣?想擺脫冒牌者症候群,必須認知自己的能力

2024-03-11 10:40

? 人氣

「鄧寧克魯格效應」是在1999年由美國心理學家大衛.達寧和賈斯汀.克魯格(David Dunning & JustinKruger),以實驗方式探討為什麼一知半解的人往往有著超乎常人自信的研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研究結果顯示,在幽默、文法、邏輯等三項認知能力中,位處後段12%的人,卻高估自己的成績表現達62%的高水準。研究結果指出,一知半解的人,反而呈現高度自信,甚至對別人的專業指指點點。這篇文章的結論是,我們必須讓無知的人知道自己的無知,然後才有機會提高他們的智識水準。

「過度自信」及「過度自卑」的平衡

如何平衡能力和結果?

華頓商學院教授亞當.格蘭特以自我決定論角度出發,認為每個人應該不斷提醒自己,避免因過去的成功經驗就感到驕傲,認為自己擁有精熟度;反而應該時時「以科學家精神」保持謙虛與好奇,避免依經驗值快速做決策,以此解決過度自信。

哈佛商學院副教授艾美.柯蒂則認為,人類無法避免「冒牌者症候群」,但等到自己改變認知,才去增強自信,實在很難短時間獲取自信的力量。她建議可改變肢體動作,以此影響感覺(例如:雙手交叉在腰間,會增加實驗者參與賭博的傾向),提高心理素質;且透過不斷練習,可有效降低過度自卑的狀況。

在本個案,薛克頓展示了對自己能力的了解,以及尊重險惡環境帶來的不確定。曾經有兩次南極探險的失敗經驗,嚴格來說,他不足以宣稱自己是極地之旅的專家,但那曾經的失敗,教會他謙虛以對,並讓他知道必須提早準備,以因應可能的狀況。

在宣布南極過冬後的幾天,薛克頓曾經召集船長沃思禮及左右手懷爾德開會。薛克頓對這兩人說明,在南極過冬可能會遇到的危險。船長沃思禮在日記裡寫道,聽著薛克頓這番話時,「外面狂風在纜索間呼嘯,⋯⋯那聲音就像人被殺害時,割斷喉嚨所擠出的慘叫聲。」而在聽完薛克頓的分析,船長沃思禮只覺得「喪氣」,但心中仍抱著懷疑,畢竟,船身目前依然挺直,一點也看不出來任何厄運的降臨。

但卻見薛克頓焦慮踱步,說著:「這艘船也許還可以撐幾個月⋯⋯甚至幾天,這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凡是被寒冰奪走的,就再也拿不回了!」

平衡過度自信或過度自卑的方法,就是:「知道自己能力的極限」以及「清楚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

薛克頓清楚知道自己能力的極限,也清楚知道自己該扮演的角色。他依情境有意識地抽換情緒,避免對團隊釋放錯誤訊息。

因此不論是在桌上和船長沃思禮跳華爾滋,或是在檢視軍官李思製作的機動雪橇時吹著口哨,每個人都知道他在控制自己的煩惱,但卻也因此成就薛克頓是「史上最偉大的樂觀派」稱號!

作者介紹:張敏敏

CEO高階經理人御用顧問、中華OGSM目標管理協會理事長、JW智緯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佳音電台「職場輕鬆學」主持人兼節目製作、商周CEO學院領導學程「變革管理」課程顧問、中國歐萊雅集團CSR顧客服務關係與管理顧問、商周名家專欄「敏敏校長的管理學」作者。

擁有美、日、法商的工作經歷,職場超過18年的實戰經驗,橫跨培訓、行銷、銷售三大領域。擁有美國、法國講師認證,權威領域涵蓋策略執行、領導管理、教練引導、說服溝通等,授課企業橫跨國際級科技電子產業、汽車、金融、時尚等企業。

暢銷著作包括《拒絕職場情緒耗竭》、《OGSM打造高敏捷團隊》、《OGSM變革領導》、《絕對成交勝經》。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天下雜誌《逆境領導:哈佛商學院經典個案,克服管理失靈,重塑思維,一流主管帶出高韌性一流團隊》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