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台中小廠 手握全球電動車升級秘密

2021-05-25 06:50

? 人氣

本土董事長林森(左)與總經理林益民(右)(圖/陳宗怡攝)

本土董事長林森(左)與總經理林益民(右)(圖/陳宗怡攝)

4月28日,新竹工研院的會議室內,一家名不見經傳、年營收不到10億元的齒輪廠產品發表會,竟引來包含鴻海集團電動車開放平台MIH專案辦公室執行長鄭顯聰、和碩執行長廖賜政與捷能動力董事長林士賢等,在全台電動車產業各路人馬關注下,活動現場座無虛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原來,繼德國汽車大廠BMW、機電大廠博世(Bosch)後,這家台商竟率先打造出全球第3款、亞洲第一款商品化的電動車二速齒輪變速箱。(延伸閱讀:電動車概念股強漲,台股這4檔最受惠!專家告訴你如何逢低布局

營收僅對手1/8

卻搶先推出升級版變速箱

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所長胡竹生指出,在電動車心臟的動力系統中,除馬達外,另一個核心零組件,就是幫助電動車減速或換檔加速的齒輪箱。

一直以來,單速齒輪箱的缺陷是,要高速行駛就只能捨棄續航力,要續航力就要割捨高速行駛,但工研院與該齒輪廠合作研發的二速齒輪箱,讓兩者能兼具,因此備受關注。(延伸閱讀:電動車不只特斯拉!十一款2021年新仕樣電動車速覽

這家齒輪廠是,今年成軍40年的本土企業公司,背後靈魂人物是父子檔:本土企業董事長林森與總經理林益民。

你沒看錯,這家公司就叫做「本土」。為公司命名的林森說,這是代表根留台灣理念與意涵,但他不諱言說,這卻也常常讓他介紹完公司名字後,立刻又被問到,「所以這家台灣本土公司叫什麼名字?」

中興大學化學系教授林寬鋸認識這對父子超過5年,他說,他們可不簡單,不僅在5年前就追上台灣齒輪王—和大的腳步,成為全球最大電動車品牌供應鏈第二家齒輪台商,但當時兩者營收規模差了8倍。

攤開數據,該公司的電動車事業部門營收從2017年剛起步,僅約兩百萬元,到今年上看5億7,500萬元。

它憑什麼成為電動車商機下的新贏家?

答案是,多犯錯。

1981年,林森創辦本土企業前,他本是歐洲齒輪加工機的代理商業務,就像是位「齒輪傳教士」,每年在全台舉辦座談會,從原廠引進全球最新的齒輪加工技術分享給台灣業者。最經典的一役是,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早年投資的齒輪廠,就有超過6成設備出自這位「齒輪傳教士」之手。

「我們很喜歡嘗試新技術,但也會犯錯,10個新技術,至少6、7成都會拿來用,但成功率大概只有一半。」林森說。

本土企業的生意模式,是先過濾全球各式展覽中發表的最新技術,然後搶先砸錢買進,它先在自家工廠生產測試、然後一邊做嘗試,一邊向有創新需求的客戶推銷,爭取打樣或共同開發的訂單;之後,再藉由讓客戶分攤部分預算的方式,一步步強化自身技術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