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台灣發明!「校正回歸」國際案例篇》英國曾有18萬例檢測「大塞車」、快篩並非萬靈丹

2021-05-24 21:46

? 人氣

台灣本土新冠疫情嚴峻,萬華剝皮寮快速篩檢站。(AP)

台灣本土新冠疫情嚴峻,萬華剝皮寮快速篩檢站。(AP)

台灣本土疫情持續延燒,檢測、確診案例激增之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22日起陸續公布因通報程序「塞車」而「校正回歸」的確診數,一時之間引發熱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事實上,「校正回歸」現象絕非台灣獨有,全球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多國皆有將確診數據「校正回歸」(「回填(backfill)」)的案例。究竟為什麼會發生校正回歸、各國校正回歸的情況有多嚴重、又該如何修正量能塞車導致的確診時間差?《風傳媒》國際中心整理如下:

什麼因素導致校正回歸?

美國疾病管制署(CDC)在官網指出,新冠病毒檢測本身即需耗費一定時間,加上確診數據須經由醫療機構—地方政府—CDC層層向上通報,過程中的延遲就可能幾天前的確診數回填增加。

而在許多國家,確診數往往在假日略有下滑,週一週二則反彈上升,原因則是實驗室假日工作人數較少,檢測量能較低導致,也有許多媒體注意到確診趨勢出現「週末效應」的現象。

去年9月14日,蘇格蘭單日通報70起新增確診病例,遠低於前一日的244例,但這個數字卻令蘇格蘭首席部長史特金(Nicola Sturgeon)憂心忡忡,甚至與英國政府展開緊急研商。

當時正值開學季,大量無症狀且無接觸史的英國民眾要求採檢,實驗室即便將檢測量能開至最大,一時間仍無法消化激增的檢測量,近19萬個樣本堆積(backlog)待檢,英國政府甚至得將部分樣本送到外國,降低檢測系統的負擔。

英國衛生部(DHSC)當時強調,政府的目標是在疫情最熾的區域盡快提升檢測量能,加開檢測點以外,並且優先對養老院員工等高風險族群採檢。

就在今年5月初,加拿大東部新斯科細亞省(Nova Scotia)也曾發生檢測量能與數據登錄同時塞車的「校正回歸」狀況,實驗室一度被4萬5千個未檢驗樣本淹沒,該省也被迫暫停原本採取的普篩策略,僅對有症狀、有接觸史及足跡的高風險群採檢。

在實驗室加班處理積壓樣本的同時,新斯科細亞省也祭出嚴格封鎖措施,在花費約10天時間「校正回歸」後,該省的檢驗通報程序基本上追回進度,疫情曲線也從高峰緩步下降。

檢測量能爆炸 靠快篩和時間賽跑?

美國去年疫情爆發時,不少公衛、醫界專家也出面呼籲以快篩工具輔助檢測,減輕實驗室的負擔。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杰羅姆(Keith Jerome)受訪時強調,受檢者檢測結果出爐前,每等上一天都是必須隔離——反之,可能感染其他人——的一天,「如果能在20分鐘內得到結果,就可以立刻採取適當的措施。」

不過,抗原快篩的問題在於,其敏感度(sensitivity)」與特異度(specificity)都不及須送交實驗室進行的PCR檢測,易出現「偽陽性」、「偽陰性」問題,也造成實務上權衡速度與準確性的兩難。

如何解決時間差問題?

專門記錄美國疫情的網站「COVID追蹤計劃」(COVID Tracking Project)提醒,若確診與通報之間的延遲天數維持一致,數據的整體趨勢仍然有助於掌握疫情;但大幅度的「校正回歸」,恐創造疫情正在改善的誤解,之後一次加上回補的確診數,又會帶來疫情激增的恐慌。

網站建議,若要降低「校正回歸」對疫情曲線的扭曲,就是以7天或14天的「滾動平均值」呈現數據,有助於大眾檢視較為真實的疫情趨勢。

台灣每日新增確診數(7天滾動平均值)

德國防疫機構「科赫研究所」(Robert Koch Institute)的作法,即為不再強調「每日通報確診數」,改以過去7天的確診趨勢(每十萬人的新增確診數)疫情,並作為政府實施防疫措施的判讀依據。

喜歡這篇文章嗎?

鍾巧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