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復甦暖身!新興市場開升息第一槍,備四袋錢抗通膨時代

2021-04-09 07:50
後疫情時代,各國撒錢一整年,市場已經開始擔憂通膨再起。(圖片來源/Dreamstime)
後疫情時代,各國撒錢一整年,市場已經開始擔憂通膨再起。(圖片來源/Dreamstime)

「現在客戶最愛問的問題,不是疫情後投資該怎麼做,而是通膨來了的話,該怎麼辦?」柏瑞投信通路理財部主管陳以文說。

不只他的客戶擔心,全球都在憂慮,通膨是否將要來襲。美銀今年3月剛出的專業投資者調查報告指出,37%受訪者擔憂通膨衝擊市場,比率居冠,其次是聯準會縮減購債規模,疫情只排第3。

為什麼市場開始畏懼通膨?觸發點之一,即是3月17日至19日,巴西、土耳其和俄羅斯央行分別升息:巴西暌違6年首度升息,且升息3碼,俄羅斯升息1碼,土耳其更一口氣升息8碼,利率飆至19%,震驚市場。

升息循環將擴大至全世界

全球各國多還在降息、印鈔,巴西等3個新興國家卻逆勢升息,關鍵原因,就是通膨降臨,如果不採取升息措施,民眾的銀行存款利息,將無力應付飛漲的物價。

巴西今年3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飆升至5.2%,已連續4個月超過央行設定的4%目標水準。俄羅斯、土耳其等國,通膨皆已攀高,土耳其更達兩位數,不得不升息因應。

「巴西等國升息不是個案,今、明兩年,各國都會陸續升息,順序只是新興市場國家先升,已開發國家後升而已,」安聯投信海外投資首席許家豪指出,因疫情趨緩,受壓抑的物價蠢蠢欲動,低利率的寬鬆政策將跟著轉向。

根據摩根大通預估,今年台灣通膨率為1.7%,跟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相比,並不算高,國泰台大產學合作團隊主持人徐之強認為,到今年底前,台灣央行都不會升息。

不過,縱使台灣通膨「連黑影都沒看到」,台經院研究六所所長吳孟道表示,美國今年的經濟成長復甦強勁,估計年增率將在6%以上,「(聯準會)當然會開始思考,明年開始,不要繼續撒那麼多錢購債。」

他預估,美國會在2023年前升息,最遲在明年將減少購債規模,也就是放緩印鈔腳步,做為升息前的暖身。因去年第2季發生疫情,通膨極低,今年豬羊變色,第2季通膨率將衝高,下半年才會減緩,明年後再逐步上揚。

通膨最可怕的地方,就是你我的日常薪資漲幅,跟不上物價漲幅,存款將越來越薄。富蘭克林證券投顧研究部副總經理羅尤美指出,對付接下來的通膨,得用「4袋錢」來投資。

第一袋錢,用來投資科技等成長股。

雖然過去一年以來大漲的科技股,近來股價修正,例如台積電近1個月以來,下跌幅度超過5%,但她認為,科技股下跌只是提前反應通膨憂慮,而且漲多回檔,長線仍然看好,因此有機會在4月後重啟漲勢。

但如果滿手科技股,還要持續買進嗎?答案是,應適當減碼,放到「第二袋錢」,也就是投資「景氣循環股」。

許家豪指出,景氣循環股包括金融、原物料、工業、能源等類股,不少個股股價偏低,但配息穩定,殖利率相對高,可抵銷通膨衝擊。他建議投資「景氣循環股」的比重,應調整至與科技股相當。

第三袋錢,就是債券。柏瑞產品發展及投資顧問部副總經理林炳魁指出,今年是景氣復甦的第一年,通膨相對溫和,債券違約率會降低,新興市場企業債預估違約率就從去年的3.5%,降至2.5%,這是好事。

林炳魁不建議投資政府公債,而是投資收益率比較高的高收益債,如新興市場高收益債,收益率可達5%到7%,足以勝過2%的通膨率,資產保護效果明顯。高收益債的配置比率,建議可占整體債券投資部位的一半。

第四袋錢,是實體資產,包括房地產相關投資產品,以及黃金等,但比率不建議過高,約占總資產的10%即可。不過,相較房價會上漲,還有房租可收,許家豪認為,黃金雖有保值效果,但無法孳息,對抗通膨上升的效果不佳,僅適合少量配置。

「去年投資什麼,就漲什麼,選市比選股重要,但今年正好相反,選股要比選市更重要,」羅尤美建議,投資策略應更為小心,尤其心臟不夠大顆的投資人,最好分批布局,勿貿然大筆投資。

今年全球經濟即將迎接復甦,一片光明之際,通膨的陰霾卻也隨之而至,得練好投資的眼光,出手也必須謹慎,才能在震盪的市場裡找到安身、賺錢機會。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

撰文/馬自明

責任編輯/林彥呈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329檔期全解析,《風傳媒》帶你看懂2021房市第一局!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不讓救難人員帶太魯閣號惡夢回家!台積電慈善基金會義舉被讚細膩貼心
北市內湖瑞光社宅最低6900元入住 網喊想租:便宜到爆炸
稱蔡英文任內鐵路死亡數達陳水扁2倍 宅神:系統一直有問題會出狀況
買房必看》桃園這區房價連漲7年!3分鐘看實價,讓你比桃園人更懂當地行情
香皂、面膜下的秘密行動:波蘭少女暗助家暴受害者「假網購真求救」
風評:該負責的豈止是台鐵?那些政客們呢?
宜蘭空屋率僅次於金門!是「放著不用」還是「有空才用」?
黃維幸觀點:台海局勢的「梅洛斯陷阱」
蘇偉碩觀點:五十條人命換不到蔡英文半句道歉,民眾的命不是命嗎?
王冠璽觀點:臺灣法學教育的超前部屬
陳立誠觀點:天然氣避開南海就沒事?
夏珍專欄:看見蘇貞昌,想起賴清德
觀點投書:旅遊泡泡,從驚喜變驚嚇
觀點投書:台灣缺水危機與解方
鄭春鴻觀點:全球旅行,都要加一本「美國護照」?
觀點投書:為何募款?誰會與民進黨合演「現代縱囚論」?
觀點投書:共謀統一,國民黨怎麼接招?
觀點投書:太魯閣號出軌,台鐵難道沒有責任嗎?
觀點投書:緬甸衝突不斷上升,國際應關注緬甸發展
玉女靈貓:《讀書與生活》選摘(1)
最強拉麵推薦》中山站根本拉麵的「一級戰區」!8家最值得朝聖的熱門名店不藏私公開
解密》1945年4月7日:「大艦巨砲主義」末路,大和艦開戰2小時便遭擊沉的真相
為何媽祖出巡一定下雨,大道公出巡會颳風?他揭2神明間的愛恨情仇,背後竟藏不為人知的愛情故事
粉紅色警報:日本櫻花盛開創「1200年最早紀錄」 暖春敲響氣候變遷警鐘
37人搶6缺!檢察長推薦名單12人入圍 廉政署副署長侯寬仁飲恨
太魯閣案頭七當天被要求改國民黨徽 江啟臣嗆:民進黨有種就改國徽
烏溪嘉寶潭堤防及中寮堤防水防道路 彰縣府將維修改善2公里
柯文哲鬆口下周乖乖打疫苗 喊話蔡英文除非永遠躲在總統府不然也要打
東勢林場螢況4/10-20會進入大爆發 估計最大量有十幾萬隻出沒林間
國徽、黨徽長太像 內政部要求國民黨改黨徽
王定宇同居疑雲31天後妻子首發聲 李淑吟:善良只留給珍惜的人
救命電話16秒能保住太魯閣號 運安會:李義祥事發半小時才找吊車公司
女子火車上自拍嗆對蔡英文不利 警方直搗車站逮人送辦
「#奶茶聯盟」民主運動一週年!推特設計專屬圖案 大方PO出青天白日旗
2021第九屆國際超模大賽開賽 法國人驚呼在台灣真好
詐騙新手法助聽器大廠也中招 首創防詐騙專線
漁電共生先行區高雄路竹說明會 產業界實例分享
台船承造海洋委員會海巡署艦隊分屬 100噸級巡防救難艇交船典禮
在地美味 台菜美食節挖出高雄寶藏
高雄銀行捐助台鐡太魯閣號 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讓美國脫胎換骨!拜登65兆元基建計畫背後,與壓制中國野心有莫大關係
樂見太陽能在台生根 謝金河點名這三家台廠
土耳其總統招待歐盟兩大領袖,卻只給男人位子坐……這尷尬一幕代表什麼?
重新市場大樓設障礙者日間照顧中心、銀髮俱樂部1.0
「貓咪天堂」! 猴硐貓公所籌備處揭牌 進化貓村照護量能
小燕鷗巡守隊出任務 國小師生淨灘守護海洋
穿越時空玩高雄 映像鹽埕懷舊商店街進駐高雄港
太魯閣號出軌五都市長表態捐款 柯文哲嘆:好像沒捐錢就沒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