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教育到底是為了什麼而教育?

2016-09-05 06:00
筆者認為教育應是開發學生的潛能,而非培養一個訓練有素的勞工。圖為2016年大學指考。(顏麟宇攝).
筆者認為教育應是開發學生的潛能,而非培養一個訓練有素的勞工。圖為2016年大學指考。(顏麟宇攝).

我國的教育水準在世界名列前茅,創造許多高知識份子,也藉由教育促成台灣經濟起飛,許多優秀人才創造許多各方面的佳績,但在這個時代,我們似乎遇到了瓶頸,我們國家似乎只能做代工,企業升級上似乎缺少了什麼?缺少了一些活力和些許的創造力,是不是我們的教育環節哪裡出了問題?我們高中所學的微積分似乎好像用不上?許多人開始思考著我們的教育,到底是為了什麼?

教育是為了找好工作?

我們的教育難道是為了找工作?現在許多大學把高就業率打在招生的簡章上,似乎教育只是為了找好工作,大學指考高分者就可以得到令人稱羨的工作,好像我們只要考上明星大學,考取了證照,找到令人稱羨的工作,這一切就平步青雲,緊接著成家立業,過著平凡且富裕的生活。筆者試問,如果是這樣子的教育,是不是我們永遠只能做代工?永遠只能翻譯並且引用西方的文獻?

筆者用親身的經驗綜合上述所描述的事實,以近期火紅的「寶可夢」舉例,許多人拿著手機到每個公園瘋狂抓寶,日夜無休,但有沒有人想過寶可夢到底從何而來?到底是為何如此吸引人?

筆者利用一些時機問了一些高中及大學校長,許多高中及大學校長被問到時仍然一頭霧水,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學校儼然成為了虛擬世界的道館,但他們並不關心「寶可夢」是什麼,我聽到的最多答案是:「我們的學生有在玩嗎」?「學生有荒廢課業嗎」?很顯然負責我國教育第一線的校長們,完全與現實脫鉤,這讓筆者不禁感從中來,並聯想到宋朝朱熹〈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些校長因為有了成就,不去了解學生為何瘋迷,也不想去瞭解,也嗅不出未來教育趨勢,更不用談論全球教育戰略方針,以至於我們的教育是否能符合潮流,明朝顧憲成東林書院的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我們國家部分的大學及國、高中校長是否有真正的去關心教育的國家大事?

手機遊戲《精靈寶可夢GO》(Pokémon GO)熱潮風靡全球(美聯社)
手機遊戲《精靈寶可夢GO》(Pokémon GO)熱潮風靡全球,多數校長卻不知學生玩不玩?(美聯社)

教育應該是發掘並且幫助學生

教育應該是發掘學生的興趣及潛能,教育只是幫助指引未來的生涯,並非僅僅訓練成一個具備知識的勞工,而是協助開發學生的潛能,鼓勵在某方面有潛能的學生,往自己的志趣發展,我們的國家考試似乎只有考高分才有成就,這些氛圍感染我們的家長以及教師,甚至塑造出畢業即就業就是有成就的扭曲氛圍。

承接上段「寶可夢」的創始者田尻志,他只有國小畢業,他熱愛抓昆蟲,因為愛抓昆蟲在校常遭人排擠,因此只能被迫在家自學,他因此迷上電玩,他結合他的興趣與電玩,創造出神奇寶貝,因為自身的種種原因雖然淡出了任天堂,但所有相關的電玩均附註創始者田尻志的名字以及分紅,如果他在我們的教育體制下,充其量只是個失敗者,但我們國內有誰影響力能比他更廣?所以成就並非短視近利。

我們的教育體制到底扼殺了多少田尻志這類的學生,與其讓學生成為一個訓練有素的勞工,倒不如真正開發他們的興趣及潛能,給他們鼓勵,教育他們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總有一天他們會在他們的領域發光發熱,因為人天生不是為了當勞工而出生的,台灣有多少科系畢業的人不是從事自己畢業的科系,只為了讀一所比較讓長輩有面子的大學?讀了有面子的大學未來一定過的幸福快樂? (相關報導: 台灣有多少青少年患憂鬱症?面對不快樂的孩子,請千萬別做這些事 更多文章

*作者為網路媒體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林奕宏觀點:再任大法官違憲乎?
想做個好媽媽?先問自己,當孩子忘記帶作業、便當時,要不要幫他送去學校…
胡一天專欄:金融科技監理與共創開發環境
觀點迴響:駁國軍無須新購主力戰車
獨家》取消兩蔣以來傳統!蔡英文軍政決策變革 廢「大軍談」改「國防軍事會談」
執政邁向第4個月 蔡英文要執政團隊加快興利除弊的腳步
股本一路膨脹、股價步步高升 樂陞公開收購案 金管會預警機制失靈
高雄拆遷與開發爭議》學界、公民團體連署要求陳菊「堅守人權與環境正義」
香港立法會選舉 青年派系異軍突起 影響未來4年政局
樂陞收購案未把關,投資人慘賠逾18億?金管會大力澄清
一代名將孫立人軍旅生涯圖片展 母校美國維吉尼亞軍校「馬歇爾廳」開展
張景森:陸客是我們最需要交的朋友 請不要再言行歧視
遠雄:大巨蛋變更被拿來當要脅 北市府整遠雄無所不用其極
柯文哲臉書貼影片「向市民報告大巨蛋」呼籲遠雄8日前改善
國民黨全代會》地方黨部主委直選案 洪秀柱:改革不能躁進 以免先受其害
「挺吳派」以地方黨部主委直選架空黨主席?吳敦義:不要這麼敏感
看到黑影就開槍?菲律賓瘋狂掃毒 平均一天槍殺15人 還不包括私下處決
「對公共政策不要滿意」林全勉學子:吹毛求疵才是社會進步動力
「台灣就是台灣」台聯青年軍發貼紙 倡以台灣名義參加國際賽事
「貧民窟的聖人」德蕾莎修女封聖10萬人見證 副總統陳建仁率特使團觀禮
國民黨全代會》黨員串聯要求地方黨部主委直選 詹啟賢:訂配套辦法、施行時程
國民黨全代會》黨產恐不保 秘書長:將停發黨工退休金、18%補貼
全美國找他27年 1989年失蹤男孩遺體終被尋獲 媽媽:我什麼話都說不出來
在我的地盤就要聽我的!歐巴馬訪中國被刻意冷落 兩國人員差點大打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