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為何緊盯「台幣狂飆」?這1產業蒸發2兆衝上國際頭條 淪為美債冤大頭

2025-05-06 11:47
作為美國智庫之一,「外交關係協會」(CFR)研究者塞策(Brad Setser)估算,台灣壽險業目前持有高達7,000億美元的境外債券,多數為美國債務,這些資產曾是穩健報酬的象徵,如今卻在美元貶值之下不斷縮水,儲備價值一夜蒸發。(美聯社)

新台幣從33元強勢升破30元,短短幾個交易日暴力升值超過9%,市場一片譁然。《華爾街日報》與《Politico》警告,這不只是單純的匯率回調,而是美元信心崩潰的前兆。川普推動高關稅、掀起貨幣戰爭後,美債不再是避風港,外資開始出走,美國國力與金融霸權首度遭遇實質挑戰,而台灣首當其衝被捲入資金風暴中心

台灣為何變成美債提款機?壽險業投資曝險多可怕?

作為美國智庫之一,「外交關係協會」(CFR)研究者塞策(Brad Setser)估算,台灣壽險業目前持有高達7,000億美元的境外債券,多數為美國債務,這些資產曾是穩健報酬的象徵,如今卻在美元貶值之下不斷縮水,儲備價值一夜蒸發。意旨台灣壽險業持有7,000億美元美債,匯率每貶值1元,就帳面縮水數千億,幾天內等同蒸發近2兆台幣市值(若美元兌台幣從33變成30,即從23.1兆跌為21兆)

從外表看是金融操作,實則是台灣人民長期保費積累的國家資產正被兌現在錯的時間點,成了美國債務體系中的「安靜輸血者」。

出口真的賺得比較少了嗎?台幣升值對企業影響有多深?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痛批,當匯率從33元升至30元,等於出口商收到的每筆訂單收入縮水超過9%,以出口100美元為例,以前可換得台幣3,300元,如今只有3,000元,等同利潤直接消失三百元,許多仰賴毛利微幅空間的產業如電子零組件、傳產五金將被迫重新報價或砍成本,匯損轉嫁壓力勢必影響就業與工廠開工。

資金外流恐重創美國?為何連華爾街都在緊張?

當台灣這樣的美元「長期買家」開始鬆動,美國財政部必須提高債券利率吸引資金,間接導致企業貸款、房屋抵押貸款利率全面上升,《華爾街日報》指出,這樣的資金逆流已對美國民間貸款造成波動,甚至影響房貸利率與消費者信心。川普想捍衛美元主導地位,但他的關稅政策卻正一點一滴瓦解美國賴以生存的借貸體系。 (相關報導: 台幣狂飆「最爽」是誰?這2類股「漲停+成交量狂噴」專家卻喊:先別衝動 更多文章

面對美元動盪,台灣還能怎麼辦?

哈佛學者羅格夫指出,美國目前低利借貸的能力建基於美元的霸權地位,一旦信心動搖,美國就難以在下一場金融風暴中動用資源「救火」,對台灣而言,除了金融體系高度曝險,我們還仰賴出口、外資與國際資本流動,在美元式微、全球重估資產風險的年代,若不能超前部署外匯與產業政策,台灣不只是「被升值」,更可能成為下一波經濟震央。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