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銘專欄:惦惦吃三碗公的矽谷銀行

2019-02-27 05:50

? 人氣

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這五年來隨著獨角獸新創暴增,他們的業績也扶搖直上。(取自SVB官方臉書粉絲頁)

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這五年來隨著獨角獸新創暴增,他們的業績也扶搖直上。(取自SVB官方臉書粉絲頁)

如果我說矽谷有一家公司在2018年營收為$2.55B,相較於前一年成長三成五,營業利潤為$1.4B(營業利潤率55%),稅息後淨利$0.97B(淨利率38%),讀者們會覺得這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新媒體?社群網路?企業SaaS?消費訂閱服務公司?

都不是,這是間銀行。而且還不是這幾年新崛起的純網路銀行新創,而是已經營運將近四載,受到證管會完全監督的正牌銀行。它的名字也非常沒想像力,就很直白地叫做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在我們風險資本和新創的小小世界裡大家都以縮寫的SVB稱呼他們,產業以外的人恐怕聽都沒聽過它的名字,但36年以來,SVB已經成為我們產業裡資金調動不可或缺的一環,這五年來隨著獨角獸新創暴增,他們的業績也扶搖直上,股價漲幅超過150%,目前市值高達$12.9B。

SVB Financial Group過去五年的股價表現和最新市值(擷取自Yahoo! Finance)
SVB Financial Group過去五年的股價表現和最新市值(擷取自Yahoo! Finance

「過去35年以來,我們一直專注在協助支持各種階段的創業家和客戶,陪他們走過不同的生命週期,特別注重在科技、生技/健保、私募/風險資本和頂級紅酒產業。」擷取自SVB財報

上面這段引言是SVB每年年報開頭都會有的自我介紹,可以很清楚看出他們和一般銀行最大的差別,在於他們專注於創業家以及圍繞著創業家提供服務的相關客戶上。對於一家受到證管會監督的銀行來說,這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利基,因為銀行的本業是收取存戶存款,然後轉手貸出給需要有短中長借款需求的客戶,然後從中間的利差賺取利潤。

在正常的銀行商業模式下,借款客戶尚且不管,最少在存戶端銀行會偏愛存款行為穩定的薪水族,因為只有在確保存戶資金來源的穩定下,才能承受貸款客戶的波動風險。但創業家和新創公司卻是本質上波動率和死亡率非常高的一個群體,以創業家或者新創公司為主要存戶的話,銀行的資金來源難道不會有很大的波動性嗎?

理論上是如此,但當你已經在矽谷專精這一行超過三十年,你的存戶總量就不是只有創業尚未成功的創業家,更多是已經創業成功的億萬富豪、身價不菲的風險資本家以及眾多持續跟你有各種生意往來的新創公司。

SVB過去四年資產負債表變化(擷取自Yahoo! Finance)
SVB過去四年資產負債表變化(擷取自Yahoo! Finance

上面是SVB過去四年的資產負債表,可以看到總債務(對應到存戶總存款量)在過去四年分別為:$41B、$41B、$47B以及$51B,可以說是穩定成長,尤其是過去兩年獨角獸鉅額輪募資此起彼落,雖然他們燒錢燒得也快,但募資更快,這些快進快出的高額現金,有很大一部分都選擇存放在了SVB的銀行帳戶裡,因為只有SVB最熟悉新創這樣的現金流模式,有足夠分散的新創客戶而可以承受這樣的流動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建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