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一個同性戀者、無神論者有可能領導一個天主教國家?「馬克宏模式」的終極試煉

2019-02-19 06:10

? 人氣

波蘭政壇新秀畢德隆(Robert Biedroń)將角逐2020年總統大位(AP)

波蘭政壇新秀畢德隆(Robert Biedroń)將角逐2020年總統大位(AP)

面對台灣2020年總統選舉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柯文哲,不少人開始談論「馬克宏模式」,認為柯文哲如果循法國現任總統馬克宏2016年─2017年的模式,在既有的兩大政黨之外另闢蹊徑,另組新政黨、標舉「第三條道路」投入總統大選,很有機會締造台灣政治史的新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波蘭馬克宏」挑戰天主教保守傳統

無獨有偶,東歐大國波蘭近年也出了一個「波蘭馬克宏」,而且新政黨已經出爐。雖然波蘭總統大選與台灣同樣要等到2020年(4月底至5月初),但此一模式勝算如何,今年上、下半年各有一次試煉:5月底的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選舉、11月的國會參眾兩院選舉。

畢德隆(Robert Biedroń)今年42歲,只比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年長1歲,曾經擔任北部大城斯武普斯克(Słupsk)的市長、眾議院(Sejm)議員。比起柯文哲,畢德隆更為出格:在波蘭這個近88%人口為天主教徒的國家,畢德隆不但是個無神論者,而且是個出櫃的同性戀者!

去年底的時候,畢德隆的政黨已經在民調中表現不俗,支持率逼近10%。更特別的是,當時畢德隆的政黨還沒有正式成立,還沒有真正的黨名,還沒有明確的政綱!然而他已經能在極右派「法律與公正黨」(PiS)與中間偏左「公民綱領黨」(PO)兩大政黨之外獨樹一幟,象徵波蘭非常保守、傳統的社會(當然有很大的城鄉差距)正湧現一股人心思變的力量。

波蘭政壇新秀畢德隆(Robert Biedroń)將角逐2020年總統大位(AP)
波蘭政壇新秀畢德隆(Robert Biedroń)將角逐2020年總統大位(AP)

波蘭的「傳統社會」有多保守?從最近一個案例可窺一斑。

同性戀「可以治癒」、性行為不能使用保險套……

出身東南部大城熱舒夫(Rzeszów)的超級名模魯貝克(Anja Rubik),也是一位女權運動者,近年大力推廣性教育,拍了14段短片,線上觀看著超過1000萬人次;後來還出了一本書《#sexdpl》,賣了13萬本。魯貝克興沖沖準備了1000本要送給祖國的學校,結果卻引發反彈,從此她被波蘭教育部視為禁忌。

 
 
 
 
 
 
 
 
 
 
 
 
 
 
 

Małgorzata Teresa Skwarczyńska(@gogag1977)分享的貼文 張貼

波蘭國會在2016年11月通過法案,宣布國家在數個世紀之後,終於又有了國王!這位新登基的王者不是別「人」,就是耶穌基督。因此不難理解,為什麼許多波蘭人至今仍然相信同性戀「可以治癒」、性行為不能使用保險套、女性月經來潮是「子宮哭喊著要胚胎」、學校沒教的性知識都是洪水猛獸。

今日的波蘭原本就是歐洲對人工流產(墮胎)規範最嚴格的地方,法律與公正黨(PiS)2015年上台後與天主教會一搭一唱,企圖進一步緊縮立法,在10萬名女性走上街頭抗議之後才龜縮。去年,PiS政府提出一部家暴相關法案,「亮點」:只毆打伴侶一次不算家暴。人權團體與女性再度走上街頭,PiS再度龜縮。

波蘭的反墮胎人士15日走上街頭,要求政府更加嚴格限制墮胎。(翻攝推特)
波蘭的反墮胎人士走上街頭,要求政府更加嚴格限制墮胎。(翻攝推特)

狂熱民族主義加上宗教保守意識型態

1989年「蘇東波」之後,從政治轉型到經濟轉型,波蘭算是前蘇聯集團國家的模範生,加入北約(NATO)與歐盟(EU)的過程都還算順利,但是根深柢固的狂熱民族主義加上宗教保守意識型態,卻讓這個國家一步一步走向「非自由主義民主體制」(illiberal democracy)──雖有看似中規中矩的選舉,但權力制衡、言論自由與公民社會遭到扭曲壓制,國家退化為成為一黨(甚至一人)獨大的溫床;德未必不孤,惡往往有鄰,波蘭之外,匈牙利、土耳其與俄羅斯都是顯例。

今年1月13日,波蘭北部濱海大城格但斯克(Gdansk)市長阿達莫維奇(Pawel Adamowicz),在一場慈善音樂會的舞台上當眾遭到刺殺。阿達莫維奇隸屬於PiS死對頭「公民綱領黨」(PO),是波蘭自由派領袖之一,他喪命的活動「聖誕慈善大樂隊」(WOŚP)近年來遭到保守派嚴厲批判。雖然此案行凶者顯然有心理問題,但許多分析家認為,阿達莫維奇的遇害為波蘭社會敲響了一記警鐘

反猶太的幽靈試圖粉飾歷史污點

狂熱民族主義加上宗教保守意識型態的最惡劣後果之一,指向種族歧視與種族迫害,從今日的所作所為到昔日歷史的修正粉飾,尤其是波蘭猶太人的歷史。波蘭的官方敘事向來強調,波蘭人與猶太人在二戰時期淪於納粹刀俎之下,同為受害最烈的種族;戰時許多波蘭人對猶太人伸出援手,甚至不惜犧牲性命。然而,2001年問世、去年出版中譯本的《鄰人》(Neighbors)一書,揭露了波蘭人與猶太人更複雜、陰暗的關係。

《鄰人:面對集體憎恨、社會癱瘓的公民抉擇》(木馬文化)
《鄰人:面對集體憎恨、社會癱瘓的公民抉擇》(木馬文化)

從戰前、戰時到戰後,波蘭社會一直有一股暗潮洶湧的反猶太勢力,在狂熱民族主義、宗教保守意識型態的推波助瀾之下,不時爆發為迫害的行動。《鄰人》抽絲剝繭的耶德瓦布內大屠殺(Jedwabne pogrom)是最慘烈的案例之一,但不是唯一。

《鄰人》作者格羅斯(Jan T. Gross)本身的族群背景即是波蘭猶太人,後來再接再厲,持續探討開耳策大屠殺(Kielce pogrom)、特雷布林卡死亡集中營(Treblinka extermination camp)「淘金」事件,發掘波蘭天主教徒(佔總人口近87%)最不願意面對的歷史。

於是,PiS在去年2月通過《國族記憶研究院法》(Act on the Institute of National Remembrance)的修法工作,從此「將納粹罪行歸咎於波蘭民族或國家」成為可處3年有期徒刑的罪行,迎合極右派民族主義者、粉飾自身歷史汙點的意圖昭然若揭。

儘管這項惡法撐不到半年,PiS就在國際社會的強大壓力之下龜縮,拿掉新法中的刑責,但是在來回激盪的過程中,波蘭宗教與民族主義狂熱分子再度將已經寥寥無幾(戰前超過300萬人)的猶太人當成洩憤的對象,與歐洲與美國近年死灰復燃的反猶風氣相互應和,甚至波及納粹大屠殺歷最不可侵犯的史紀念碑──奧斯威辛集中營(Auschwitz concentration camp)。

2019年1月27日,國際大屠殺紀念日,奧斯威辛集中營解放74周年紀念日,波蘭極右派分子抗議(AP)
2019年1月27日,國際大屠殺紀念日,奧斯威辛集中營解放74周年紀念日,波蘭極右派分子抗議(AP)

一個無神論者、出櫃同性戀者的崛起

在這樣的歷史、社會背景之下,個無神論者、出櫃同性戀者畢德隆的崛起特別難能可貴。他取法馬克宏與美國民主黨聯邦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要為波蘭走出不一樣的路,擺脫宛如活在「中世紀」的現任政治領導階層,以政教分離原則遏阻勢力無孔不入的天主教會。

以畢德隆的背景,支持女權與LGBT平權是理所當然;此外他還挑戰波蘭能源與經濟的一大傳統支柱:主張儘快擺脫對煤的倚賴──目前波蘭的電力約80%來自燃煤電廠,不但經濟效益低落,而且讓環境與國民健康付出巨大的代價。

2月3日,畢德隆在波蘭首都華沙(Warsaw)舉行新政黨成立大會,伴隨他登台的音樂不是國歌《波蘭沒有滅亡》(Jeszcze Polska nie zginęła),而是歐盟的「國歌」《歡樂頌》(Ode to Joy),他對台下數千名群眾說:「過去幾年寒冷陰暗。我們沒有進行對話,而是不斷衝突;我們沒有致力社會公益,而是追逐黨派利益。這樣的情況必須結束,我們需要一個春天,讓大地煥然一新。」

畢德隆的新政黨到底叫什麼名字?「春天」(Wiosna)。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