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峰駱駝促生的伊斯蘭帝國:《從空間解讀的世界史》選摘

2019-02-20 05:10

? 人氣

比利時歷史學家亨利.皮朗(Henri Pirenne, 1862-1935)形容「沒有穆罕默德就沒有查里曼(查里曼大帝)」來論述大征服運動與西歐世界形成的關係。(美聯社)

比利時歷史學家亨利.皮朗(Henri Pirenne, 1862-1935)形容「沒有穆罕默德就沒有查里曼(查里曼大帝)」來論述大征服運動與西歐世界形成的關係。(美聯社)

走出惡劣的自然環境與新空間秩序

從七世紀到十四世紀,是阿拉伯人、土耳其人、蒙古人接續建立歐亞規模帝國(歐亞帝國)的時代。在這些大帝國成立的背景中,有著如出埃及記一般大量出走(exodus)的第三空間革命。在阿拉伯人所居住的阿拉伯半島,其中沙漠地區佔了絕大部分,是夏季氣溫高達四十五度的炎熱之地。土耳其人所居住的土庫曼,百分之八十以上是沙漠,夏天氣溫達到四十度以上。另外,蒙古人生活的蒙古高原則是冬天氣溫降到零下三十度的乾燥地帶,狂風從西伯利亞呼嘯吹來,極地的游牧部族具有強烈的脫貧欲望,而這種欲望成為一連串空間革命的動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第三空間革命中,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採取軍事征服與移居的形式,部分蒙古人也遷徙到歐亞各地。配合使用馬匹和駱駝的強盛軍團與商人,騎馬游牧民族建立了橫跨歐亞的空間秩序(歐亞帝國)。他們之所以能建立大帝國,最重要的因素是拜占庭帝國、薩珊王朝及宋朝等農業帝國的衰退。趁此千載難逢的機會建立歐亞帝國,其中蒙古人甚至建立出超強帝國。

直到現在,游牧的型態仍與過去相同,但曾有一段時間,游牧民族以卓越的軍事力量主導著歐亞。獨具慧眼的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Arnold Joseph Toynbee, 1889-1975)注意到這個事實,他認為七至十四世紀是「游牧民族爆發的時代」。

然而在今日,中國史書將蒙古帝國以「元朝」置於中國史的框架中,以此巧妙地抹去歐亞第三空間革命的說法,使世界史的所有路徑無法完整呈現。所以有必要確實地以鳥瞰觀點來看世界史,對歐亞空間秩序的推移採連貫的角度來觀察。

預備歐亞轉換的穆罕默德

第三空間革命倏然出現在多數是沙漠的不毛之地—阿拉伯半島,由阿拉伯人所整合的大空間,與伊斯蘭教有著密切關係。

伊斯蘭教的創始者穆罕默德(約570-632)是個沙漠商人,他出生於阿拉伯半島西部的商業路線上主要城市—麥加。穆罕默德的父親在他出生半年前病死,他在六歲時又因母親過世而成為孤兒,然而這個孤兒翻轉了整個世界。

過去曾有發出紅色光芒的隕石在麥加殞落,而隕石的神祕性質使麥加成為阿拉伯游牧民族的聖地,進而發展為以祭拜直徑三十公分黑聖石的「卡巴天房」為中心的宗教城市。散居阿拉伯半島,約二百人的游牧部族,為祭拜各自部族的神祇而來到卡巴天房,祭拜時常有熱鬧的市集。

穆斯林聖地,麥加的天房。(美聯社)
穆斯林聖地,麥加的天房。(資料照,美聯社)

六世紀末,長期在薩珊王朝和拜占庭帝國之間的戰爭愈趨激烈,雙方軍隊攻擊彼此的首都;此時,在阿拉伯半島西岸(漢志地區)一個地方性的宗教城市—麥加卻因此崛起。新的商業路線延伸到阿拉伯半島西岸的漢志地區,麥加成為連結敘利亞大馬士革,與半島南部葉門地區分路中的主要城市。

穆罕默德在二十五歲時,藉由單峰駱駝與敘利亞進行交易,獲得富孀哈蒂嘉(四十歲)的信任,其後與她結婚而有了極大的改變。他經常到敘利亞洽商,接觸到猶太教等一神教,從而產生新的宗教觀念。穆罕默德對於繁榮而擴大階級差距的麥加感到失望,四十歲時開始到麥加郊外的希拉山洞冥想。他在進入冥想時,感受到大天使加百列(阿拉伯語為Jibril)所帶來的啟示,告知自己為唯一真神阿拉的先知(charisma,卡理斯瑪)。穆罕默德在多神教信仰中心麥加說到「最後審判」已臨近,要眾人信仰阿拉。他自稱可用阿拉伯語傳達神的意志,是「最後審判」前的最後先知。附帶一提,所謂的伊斯蘭,其阿拉伯語意為「絕對歸服唯一真神阿拉」。

然而,穆罕默德三年間的傳教卻只有七十名信徒。不久後,信徒遭受更強烈的批評與迫害。622年,穆罕默德為了避難,毅然決然地往遠在三百五十公里外的雅士里布(其後依「先知之城」之意而稱為麥地那)遷移(阿拉伯語為Hijra)。這個少數信眾遷移的622年成為現今回曆的紀元元年。

穆罕默德在麥地那長期調停游牧部族間的糾紛,實行血債血償,在協議文書(麥地那憲章)的基礎上,讓伊斯蘭教團(ummah)於整合游牧民族獲得承認。在阿拉伯游牧民族中,穆罕默德被視為領導者。

630年,穆罕默德率領約一萬名阿拉伯游牧軍隊,和平地佔領麥加,破壞約三百六十個部族在卡巴天房中所祭拜的偶像,將阿拉伯半島統一於唯一真神阿拉的名下。在兩年後的632年,穆罕默德驟逝,其一生結束於阿拉伯半島。

被教團併吞的兩大帝國

穆罕默德逝世後,伊斯蘭教團為避免混亂與分裂,從幹部中選出哈里發(代理者、穆罕默德的繼承者),由哈里發統率教團,蒐集穆罕默德說過的「神的話語」,共一一四章編成《古蘭經》,成為信仰和生活的依據。為了對應穆罕默德自稱是「最後審判」前最後的先知,因此依據《古蘭經》使阿拉伯語成為「伊斯蘭化大空間」(伊斯蘭之家)的共通語言。

在第四代哈里發之前是「正統哈里發時代」,以麥地那為中心,透過授予游牧民族動員權來與外部異教徒開戰的方式,試圖將教團(ummah)團結起來,是對拜占庭帝國與薩珊王朝的大征服運動。遊牧民族利用沙漠並以單峰駱駝和馬匹進行軍事行動,給予因長年戰爭而衰微的拜占庭帝國與薩珊王朝毀滅性的痛擊。

大征服運動是在要地設立阿拉伯游牧民族的軍事據點(misr,軍事城市),其周邊則有阿拉伯人移居的征服活動。他們透過遠征,在核心地設立建有清真寺和市場(bazar)的城市,並使城市網絡化連結,成為伊斯蘭帝國的骨架。

對於遠征的戰利品,五分之一由哈里發所得,其餘的則分配給士兵。

首先被遠征的是沙漠的商業中心大馬士革,第二代哈里發歐麥爾(634-644在位)進攻大馬士革,翌年636年,在耶爾穆克戰役中打敗拜占庭帝國的五萬大軍,奪取敘利亞。642年,伊斯蘭軍更進一步征服拜占庭帝國的糧倉埃及,入侵至利比亞東部,造成地中海分裂成南北二個相異的空間。

在西亞,薩珊王朝因為底格里斯河的大氾濫、傳染病流行以及將近四年的王位爭奪,正處於自我毀滅的狀態。637年,伊斯蘭軍在現今的巴格達近郊大勝薩珊王朝軍,攻下了伊拉克南部。薩珊王朝的國王敗走伊朗高原,642年,薩珊王朝試圖在奈哈萬德戰役中反擊,但仍終歸慘敗而走入滅亡。

阿拉伯的大征服運動不只統一歐亞西部的大空間,更因為阿拉伯人居住的軍事都市網絡而結合了多元區域,促成以沙漠草原為新體系(歐亞帝國)的「空間革命」。在大征服運動中,約一百三十萬阿拉伯人以統治者的身分從阿拉伯半島移居到農耕地帶。

往阿爾卑斯以北遷移的基督教世界

接著將焦點轉向地中海北部,討論大空間革命發生地區的周邊動態。

因為伊斯蘭勢力入侵地中海,基督徒只好往阿爾卑斯以北的濕潤森林地帶遷移,並以其為中心再度重組基督教世界。在地中海失勢的羅馬教會選擇與日耳曼的法蘭克王國合作,西歐世界由教皇與皇帝共執統治權,與伊斯蘭大征服運動所導致古代地中海世界的解體有著密切關聯。

義大利北部米蘭的科摩市發現300多枚羅馬帝國時期的古金幣(AP)
羅馬帝國時期的古金幣(資料照,AP)

當時的西歐旱田散佈於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寒冷且生產力低下的農業地帶。羅馬人稱原住民塞爾特人為「森林人」,在四世紀後的日耳曼民族大遷移中,日耳曼人驅趕塞爾特人,並在西歐各地建國,其中又以法蘭克王國最為強盛。

七世紀後半葉到八世紀間,伊斯蘭教徒佔領西西里島、薩丁尼亞島、科西嘉島、巴里亞利群島等地中海的主要島嶼,基督教徒不得不移往阿爾卑斯以北。羅馬教皇李奧三世(795-816在位)試圖從強勢的君士坦丁堡教會中自立,法蘭克王國查里曼大帝(768-814在位)在800年加冕為「西羅馬帝國的皇帝」,建立由教皇與皇帝組成的新體制,於是日耳曼人的羅馬帝國誕生了。

比利時歷史學家亨利.皮朗(Henri Pirenne, 1862-1935)用簡潔的語句形容「沒有穆罕默德就沒有查里曼(查里曼大帝)」來論述大征服運動與西歐世界形成的關係。法蘭克王國根據843年的凡爾登條約及870年的墨爾森條約,分裂成現在的法國、德國與義大利。分裂後,東法蘭克的奧圖一世(936-973在位)在962年由新任教皇加冕,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神聖羅馬帝國直到1806年,才被拿破崙所解散。

《從空間解讀的世界史》平面書封。(遠足提供)
《從空間解讀的世界史》平面書封。(遠足提供)

*作者宮崎正勝,歷任筑波大學附屬高等學校教師(教授世界史)、筑波大學講師等,1975-1987年間曾擔任NHK高校講座「世界史」專任講師。2007年自北海道教育大學退休,現專職著述並擔任中央教育審議會專門部會委員。本文選自《從空間解讀的世界史:馬、航海、資本、電子資訊的空間革命》(遠足文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