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中國意識蛻變成臺灣主體意識:《走在風尖浪頭上》選摘(4)

2016-03-17 05:30

? 人氣

九○年代的杜正勝,融入民主、自由和本土化的時代脈動,創辦學術期刊《新史學》,建構了「同心圓史觀」,不再以中國的角度來看臺灣,而是以臺灣為圓心和主體,去看中國、亞洲和世界。杜正勝從一個曾經嚮往中國社會主義的「民族主義」學者,蛻變成一個尋求臺灣主體意識的「民主主義」學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杜正勝從小家貧,初中畢業保送南師;南師畢業當了三年國小老師,之後做了師範的逃兵,轉進臺大歷史系、歷史研究所;七○年代考取公費赴英留學二年後返國,成為歷史學者。繞了一大圈子,昔日的國小老師,接掌教育部,成為全國最高的教育行政主管。而阿扁總統和游錫堃院長之所以找他接任教育部長,主要是他提出了同心圓史觀,對於推動臺灣主體意識,具有強烈的使命感。杜正勝的臺灣主體意識,得來十分不易。我們可以從他的成長背景和學思歷程中,看到他是如何從大中國社會主義的思維,蛻變成臺灣主體意識的過程。誠如他自己所說的,他是臺灣人,但到「臺灣」這條路,卻花了他大半輩子的時間,繞了好大一個圈子才領悟而來。

杜正勝的臺灣主體意識,不是口號,也不只是學說;而是內化的思維,變成了堅定的信仰和無比的力量。

*本文選自《走在風尖浪頭上:杜正勝的台灣主體教育之路》,時報出版。本書作者韓國棟二十年來深耕台灣教育現場,為台灣資深文教記者,他將帶讀者回到每一個爭議事件的歷史現場,也訪問前教育部官員莊國榮、吳財順,回頭對杜正勝的施政進行再評價。(系列完)

《走在風尖浪頭上:杜正勝的台灣主體教育之路》,韓國棟著,時報出版。(時報出版提供)
《走在風尖浪頭上:杜正勝的台灣主體教育之路》,韓國棟著,時報出版。(時報出版提供)

《走在風尖浪頭上:杜正勝的台灣主體教育之路》新書分享會

與談人:韓國棟、杜正勝、莊國榮與特別來賓游錫堃、黃益中
時間: 2016年3月18日(五)14:30~16:00
地點:慕哲咖啡館(台北市紹興北街3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