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鴻源觀點:以色列的教育為何卓越?

2019-01-13 06:30

? 人氣

家長教育方式也不同,台灣家長常問放學回家的小孩:「你今天考了哪些科目?成績為何,排名為何?」猶太媽媽通常是問:「你今天在學校問了老師什麼問題?與同學討論甚麼問題?」關鍵在於以色列人的教育思維是「不畏學術權威與政治威權」,代表猶太人的性格是「不要接受別人給你的答案,要勇於挑戰權威,追求真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愛因斯坦的大腦,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圖/維基百科)
愛因斯坦本身也是猶太裔,認為「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重要」(圖/維基百科)

本身也是猶太裔的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重要」,所以才能發明震古鑠今的相對論。以色列的教育就是絞盡腦筋,設法教出勇於挑戰權威、追求真理的孩子,所以才有辦法在近20年內,自行培養了10位諾貝爾獎得主,並且成為國際新創大國與軍事強權。

以色列人認為,教育應鼓勵學生發問,保持好奇心與懷疑的精神,不給標準答案,讓學生自行者答案。他們喜歡創新,腦中若有點子,立刻付諸實行,從家庭、學校到各企業皆是如此,所才能成為新創大國。以色列人也很重視菁英教育,問題是,人家的菁英教育,不僅重視寓教於樂與學以致用,更重視良好生活習慣與公德心的培養。

集合以色列最優秀人才的魏茲曼科學研究所,是世界最先進的科學研究中心之一,被頂尖期刊《科學家》雜誌評為外國學術界最佳的研究機構。該研究所的學術自由風氣聞名於世,他們的實驗室或辦公室,幾乎從不關門,很多研究員在走廊遇到,常不自覺會聊起來,迸發出許多智慧火花,他們稱之為「走廊科學」。

該所的研究經費,大部分來自企業的捐獻或產學合作,而非全靠政府補助。該研究所曾協助政府或業者,將沙漠變成農場,將垃圾變成黃金,廢水過濾後重複使用不浪費,同時大力發展綠能,減少溫室效應。

反觀我們教育,常需給學生標準答案,否則學生就不知怎麼寫;一般學生也大都畏畏縮縮,不敢發問,只會燜著頭死讀書,因為從小在威權教育的環境中長大,缺乏活潑開朗與冒險犯難的進取精神,所以很少人畢業後願意出來創業,只想待在學校或企業當研究助理之類的上班工作,或熱衷於國考,當白領公務員,只因上班可吹冷氣,工作穩定,待遇與福利也不錯,因此補習班常門庭若市,這樣的國家會有競爭力嗎?

台灣的所謂菁英教育,偏重讀書與考試,沒有培養他們的品德,所以近年來,為何有許多大學教授與學生的品德常出問題?例如,大學有許多學官兩棲的教授,沒有報備,在外兼職、兼課者一堆,哪有時間做研究?然而研究經費卻拿得比別人還多!有些大學教授還常假公濟私,A公帑自肥,也有人利用職權對女學生伸出狼爪,可說斯文掃地!近年來,政商界一些名校畢業的為人處事又如何?值得肯定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