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策專文:三國魏武帝曹操─逃命不只求活,還想著如何對付敵手

2019-01-01 05:50

? 人氣

此時曹操軍中流行瘟疫,戰鬥力衰退,將船艦用鐵鏈連鎖,首尾相接,減輕船艦搖晃,以免染病的軍士身體狀況雪上加霜。周瑜迅速利用這個錯著,派部將黃蓋向曹操詐降,「投誠」船隻滿載蘆柴、灌以油脂,直奔曹軍艦隊而來,接近約二里之遙時,各艦同時引火,火船衝進曹軍連鎖艦隊,風助火勢,瞬間一片火海,更延燒到岸上陸軍營寨,人馬或被燒死、或墜入長江溺死,哭號震天。周瑜主力船艦隨後跟進,曹操大軍剎時崩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周瑜、劉備分由水陸展開追擊,曹操率領殘軍穿越華容道(今湖北監利縣東),那是一條兩邊山壁中間的狹徑,穿過去就到達華容(今湖北荊州市境內),也是曹操大軍囤積糧草後勤的地方。出了華容道,曹操仰天大笑,諸將問他為何大笑,曹操說:「劉備跟我稱得上是對手,可是他卻沒算到,如果在此之前(華容道中)放一把火,我們可全都完結了!」

【覘】
曹操敗過很多次,很多次都非常危急,可以說是奇蹟式的活命,華容道並不是最危急的一次。而曹操在脫險之後,想的卻是「還以為劉備能跟我匹敵,他卻漏算了這一步」。逃命時不是只想到求活就好,而是想再來怎樣對付對手。這種特質在劉邦、劉秀身上都曾看到。

再回頭來看,曹操為什麼認為郭嘉可以讓他避免赤壁之敗?

前面提到,郭嘉曾經建議「讓袁紹兩個兒子有內鬥空間」,果然收到了預期效果。如果郭嘉還在,當劉備投奔江夏,郭嘉應該會提出,「現在如果大軍東下,會逼使孫權跟劉備聯手,如果我們先將矛頭轉向益州,孫權對江夏突然多出劉備軍隊,可能會感受到威脅,他倆就會產生猜忌,甚至相互攻伐」。那樣的話,曹操也不會忽視張松,而如果張松當時幫曹操取益州,也就不會有後來的三國鼎立(甚至沒有赤壁之戰)了。

然而,雖然郭嘉不在,為什麼曹操就想不到這些?

赤壁之戰前,曹操曾經橫槊賦詩〈短歌行〉:(節錄)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烏鵲」指的是人才,詩文意思是:天下英才不能決定投奔哪裡嗎?我這裡「山高水深」發揮空間無窮大,而我更是跟當年周公「一飯三吐哺」那樣,竭誠歡迎人才來歸。

原來,曹操當時認為,天下已經在掌握之中。他在官渡之戰前,的確稱得上氣度寬弘,禮賢下士,可是他在荊州卻忽視了張松。而赤壁橫槊賦詩時,雖仍標榜效法周公,但其實心底認定「天下英才已經沒有其他選擇了」。

【贊】
任何英雄人物最忌諱的就是:得意忘形。劉邦一直到唱出「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時,仍懷著危機意識;劉秀說出「既得隴,復望蜀」時,還要向前方將士表達「不好意思」。相較之下,曹操似乎得意得太早了。

然而,赤壁之戰給了曹操當頭棒喝,他扎扎實實的反省了自己,並且在評估形勢後,從此不再大舉南征,因而成就了建安盛世。

*作者為專欄作家。本文選自作者新著《覘天命:從貧農到豪族不同出身,他們為何都能建立王朝?》(商周出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哲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