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銘專欄:「硬」是了得─硬體獨角獸的資本效率(下)

2015-10-02 06:10

? 人氣

大部份lean startups到成功股票上市時可能都還沒有實現會計盈利。(截取自youtube)

大部份lean startups到成功股票上市時可能都還沒有實現會計盈利。(截取自youtube)

上週的專欄中,我們點出了在所有獨角獸中的十個資本效率優等生(二十倍以上的資本效率倍數),裡面就有三個是硬體新創。有些讀者可能會認為這是特例,不能作為通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要了解這到底是不是特例,或者特例到什麼程度,我們可以進一步比較非硬體獨角獸和硬體獨角獸的資本效率倍數分佈。以下是在TechCrunch獨角獸清單的分類中,42間軟體新創、27間電商新創、28間消費者應用新創以及7間硬體新創的資本效率分布比較:

圖示
圖示

我們可以看到,和軟體以及電商獨角獸比起來,並沒有明顯的趨勢暗示硬體獨角獸資本效率低落。反之,目前的七隻硬體獨角獸中,並沒有人落在最悲哀的2.0x水位,最沒效率的也都維持在4.0x以上。而相對於軟體和電商獨角獸只有極少數達到超高資本效率,硬體獨角獸似乎很容易出現超高資本效率。

和消費者應用一比就更有趣了。這個類別中包含大家耳熟能詳的共享經濟、O2O和各種平台性新創,領頭的是Uber、Airbnb、滴滴快的等。在這個堪稱這兩年最熱門、最常上新聞的類別中,大家可以看到不但沒有任何一間新創達成超高資本效率,而且最大的族群是很平庸的4.0x。

當然,單單七個硬體獨角獸的樣本並不算太足夠,不過用來駁斥硬體新創資本效率低於非硬體的弟兄們的假說,已經有相當的說服力。

所以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大家以為很「精實」的lean startups,反而在資本效率上未必優於「笨重」的硬體新創呢?

我想在整個lean startups創業浪潮中,包含創業家和風險資本家在內,有很多人忘記了個體經濟學上一個基本原則:進入門檻越低的領域,競爭就會越激烈。

Lean startups正是這樣的遊戲。

好的 Lean startups通常來自一個解決「個人痛點」的「特殊應用」,然後一旦能取得前期的市場需求驗證(product-market fit),就立刻使用風險資本注入的大量資金,務求以最快速度成長茁壯。這是因為一旦市場需求被驗證後,抄襲者就會進場,因為進入門檻低,這樣的新創只能靠執行速度來鞏固自己的優勢,並希望能取得某種形式的網絡效應(network effect來保衛自己。因為這樣的競爭態勢,也是得lean startups不得不在成長期(scaling phase)踏上燒錢之路,從而降低了資本效率。

在消費者應用的新創類型中,舉凡Uber(7.7x)、Airbnb(11.1x)或滴滴快的(4.0x),都是這種lean startups的經典案例。尤其是滴滴快的,在Uber尚未在中國成為威脅前是分開的兩家公司,一直都是各自燒著大把鈔票挖對方的使用者牆角,如果沒有即早進行合併,只怕資本效率會更低。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建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