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仁台觀點:「以核養綠」公投能翻轉「非核家源」困境

2018-11-24 06:30

? 人氣

「以核養綠」公投領銜人黃士修(左)舉行記者會,呼籲支持者領取公投票,在第16案蓋下同意章。(張麗善辦公室提供)

「以核養綠」公投領銜人黃士修(左)舉行記者會,呼籲支持者領取公投票,在第16案蓋下同意章。(張麗善辦公室提供)

自民進黨主導「非核家源」以來,國民黨無力阻擋、節節敗退、甚至有些被動跟進。在施行多年「非核家源」後,如今因非核封存核四、因非核不准核廢燃料乾貯存、迫使核一、二、三不能延役,又因風電與日光電無法如期取代核電、造成台灣中南部因火力電大量增產而導致的嚴重空污困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為翻轉上述「非核家源」困境,核能流言終結者黃士修團長與中華民國核能學會李敏理事長等發起11月24日第16案「以核養綠」公投,倘能獲大量無黨籍有識的民眾支持,就可超越綠藍,開始翻轉「非核家源」困境。

對比發生過核災的日本、美國與俄國,目前仍然繼續利用核電,所有支持廢核學者的連署與論調,都顯得無說服力。

資料來源: 以核養綠公民自救會
資料來源: 以核養綠公民自救會

  9月8日天下雜誌獨立評論黃怡〈以核養綠:想像與真相〉一文說得好:

「請問,民進黨政府除了滿足反核的意識型態,能夠像德國政府這樣對民眾說清楚講明白為何需要這樣大舉滅核嗎?我們在2022年即可見證德國是否可讓永續能源達到總發電量45%,不過在這同時,已有台灣的能源專家替民進黨計算出:

為了取代核電,政府在2025年之前至少要建2,740萬瓩的再生能源設施,相當於核一二三廠加起來540萬瓩的5倍,或者相當於核四廠270萬瓩的10倍。而且為了讓再生能源占比達到20%的目標,不是只要撒大錢裝設太陽能板或風機就好,更重要的是要更換智慧型電網、智慧電錶,而且要搭配大型儲能設施,這些都需要時間,6、7年的時間是不夠的;為了讓再生能源及配套措施有足夠的時間發展,唯一的解套就是善用現有成熟的核能發電,這也就是以核養綠的基本概念。但要如何以核養綠救台灣?

首先必須要先排除去年民進黨政府強勢立法修正的電業法第95條:核能機組在2025年前須全數停止運轉。因為有此條文的限制,核二廠、核三廠四部機組分別在執照到期時就要除役,核四廠也不能啟封。(行政院原能會前主任委員蔡春鴻〈以核養綠:解救缺電危機〉)」…

「核能是否可列為一種傳統上定義的「永續能源」,雖仍有疑義,但它本身就是一種綠能,和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地熱發電一樣,則無法否認。溫室氣體中的二氧化碳(近3成來自發電過程),會導致5至7成的溫室效應,核能在發電過程中排放極少量二氧化碳,僅大於排放最少的水力發電,對於減少地球溫室效應絕對是正面意義。在事事求綠的今天,除了核事故污染被誇張的恐懼之外,依照正常邏輯,實在找不出不珍惜核電的理由。

『以核養綠』就字義上看已是以綠養綠,邏輯上可以通,但總是啟人疑惑:既然用電持續吃緊,為何台灣要放著一種穩定成熟的綠電完全不用,只一心一意要去栽培其他不穩定的綠電?」

各位無黨籍有識的民眾們,請仔細讀讀上文精要,加入支持「以核養綠」公投行列,以翻轉「非核家源」的困境。 

*作者為佛羅里達大學前核工系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