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源專欄:政治人物與民意「充分溝通」之後

2018-11-26 07:00

? 人氣

現今雖然很多政治人物會在選舉時透過不同管道與民意溝通,作者認為,選舉過後是否還能傾聽民意才是最重要的。(資料照,新新聞柯承惠攝).JPG

現今雖然很多政治人物會在選舉時透過不同管道與民意溝通,作者認為,選舉過後是否還能傾聽民意才是最重要的。(資料照,新新聞柯承惠攝).JPG

政治人物比過往更積極「回應民意訴求」,而民眾也透過傳播媒體傳達對候選人與特定議題的態度,也就是雙方似乎透過各種媒體平台達到了「雙向溝通」。然而,溝通結果是否真的如此良好?

隨著九合一大選進入最後倒數計時階段,政治人物或因對民調結果的評估、對民意走向報導的觀察,乃至於對臉書等社群媒體相關議題按讚/留言/轉發的追蹤,使其比過往更積極與熱切地「回應民意訴求」,而民眾也透過新舊傳播媒體(如新聞報導中的受訪者/活動參與者、相關議題的臉書回應),傳達對候選人與特定議題的支持與反對。這一切似乎反映政治人物與民眾的想法與意見,正透過各種媒體平台達到了「雙向溝通」的功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然而,政治人物與民意的溝通結果是否真的如此良好?過去經驗屢屢證實,當競選期間的狂歡落幕,雙方溝通結果得以落實於施政的程度遠不如各方預期,讓所謂的傾聽民意與民意發聲僅是一場「各自表述」的大戲。

何以如此?主要是民眾積極透過新舊傳播媒體表達意見的態度,並不全然代表對政治的熱中,而是對政治人物與政治運作的不信任,與對經濟及社會發展失望的情緒發洩。因此,當其支持者當選/不當選,所衍生出個人對政治的看法即將成真/更加失望的情緒逐漸消去後,民眾生活重心自然將回歸既有步調。同理,隨著民眾關注政治的熱度下滑,以及競選壓力不再後,恐怕不少政治人物亦難擺脫將施政先後順序的規畫,由民意轉回個人或黨派政治利益為主之陋習。

然而,當民主國家的民眾所需與政治人物所為產生嚴重落差時,理應透過低投票率形成的民主赤字(Democratic Deficit,即民眾以不投票對政治表示抗議),給予政治人物當頭棒喝。但弔詭的是,近年西方民主國家的投票率卻未如預期般低,二○一六年英國脫歐公投、美國總統大選及一七年法國大選皆是如此,只因長期政治失靈造成貧富不均等經濟及社會發展瓶頸,使民眾對政治人物的期許,並非對整體社會長遠發展的寄託,而是簡化為助己突破自我現況的企盼,最終遂與意識形態政治相結合,產生「出人意表」的投票結果。

可以想見的,當前台灣政治人物與民眾皆忙於透過各種媒體平台恣意表述看法,沉浸在「雙向溝通」將帶來社會進步的美夢。但選舉過後,大多數民眾卸下政治參與的短期狂熱,不再積極透過媒體發聲時,政治人物是否還記得要傾聽民意,才是現今代議政治最應思考的命題。

*作者為專欄作家。本文原刋《新新聞》1655期,授權轉載。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購買本期《新新聞》

➤加《新新聞》LINE好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