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天專欄:區塊鏈金融資本主義與DIY自由市場

2018-11-16 05:50

? 人氣

比特幣原本是cyberpunks們反抗華爾街金融巨獸的一項作品,隨著區塊鏈新創界的高速進化,在比特幣之後衍生出來的各種分佈式平台以及附麗其上的種種基於先進密碼工程的「通證」(crypto tokens),已經成為更廣泛意義上的「反霸」商業競爭工具與意識型態武器,可說是中本聰意料之外的後果,卻又與當今世代的思變人心非常吻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個被坊間稱為「去中心化」或「多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的大勢,以及由區塊鏈技術催生的網絡自治組織,其生產物資以及統制管理範式與實體製造業最根本的差異在於:多中心化組織基於開源分佈式架構的演化速度與抵抗查禁的能力,使得這類被泛稱為「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或「分佈式應用」(dApps)的程式碼,成為一種類似生物或病毒的數位有機體。這類存在於跨國界、超主權的互聯網上,無常形、無定所,在遍佈全球的計算機網絡中高速運動的dApps,可以被人類用某種既有法律體系能理解的公司型態所統制,但也可完全不受拘束,只要互聯網不關機,甚至能在公司經營不善而解散後繼續存在。分佈式有機體需要透過針對人性設計的激勵機制來誘導、協調大規模的參與協作。基於密碼學與博弈論的多中心化網絡誘因機制,讓用戶本身成為基礎建設密不可分的關鍵組成,理論上具有構建網絡的社會信任啟動成本較低,資訊安全查核容錯度高,遭受單點癱瘓攻擊的機率較低,跨國境,超主權,自由開放等優點,而參與協作本身正是dApps的價值所在,而其價值的根源來自人類的本能與原慾,價值的交換則以某種透過互聯網運作的自由市場來實現。

這對既得利益集團是巨大衝擊,因為這一切都是DIY – Do It Yourself哲學的具體實踐。試想:如果透過互聯網開源軟體社群可以複製出各種企業的經營態樣,甚至創造出各種高速演進的新商業模式,還能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金融活動,這意味著受監管保護的金融體系在互聯網技術以及全球經濟脫實向虛的衝擊之下,已經成為容許互聯網新創企業挑戰(contestable)的領域。容許市場地位遭受挑戰,正是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基本原則與存在理由(raison d'être )。

各種企業組織無論新舊大小,都是不同時空背景與工商日用需求的產物。何者能持續存在,政府干預短期或許有影響,長期取決於市場需求與人心向背。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大勢所趨,彼可取而代之也。不論這波互聯網變革浪潮的弄潮兒有多草根革命,終究需要建立起有領導統御的組織,不然就會淪為群龍無首的群眾運動,更無法有效利用再平衡大勢建立有持久競爭力的企業。這是理解、監管、領導幣鏈圈進行STO的關鍵。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一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