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凡觀點:川普會放棄臺灣嗎?

2025-03-05 15:02

? 人氣

2025年3月3日,美國總統川普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白宮羅斯福廳召開記者會。(美聯社)

2025年3月3日,美國總統川普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白宮羅斯福廳召開記者會。(美聯社)

《華爾街日報》2025 年 2 月 13 日報導指出,川普(Donald J. Trump)對加薩與烏克蘭的政策顛覆了美國數十年的立場。美國的盟友與對手正關注,川普是否將這一策略擴展至其他地區,例如臺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華爾街日報》報導:從加薩到烏克蘭,川普重寫解決地區衝突的策略

美國對臺灣的政策一直以來都是「戰略模糊」,即在不明確承諾直接軍事介入的同時,提供防禦性支持,以維持臺灣的安全與穩定。然而,隨著川普重新當選總統,並且根據他過去的行為模式,臺灣確實有理由擔心他是否會改變美國對臺政策,甚至在極端情況下「放棄」臺灣。

一、川普對臺政策的歷史回顧

川普自 2016 年當選以來,對臺展現友好立場,包括與蔡英文通話、批准對臺軍售(F-16V戰機、M1A2戰車、防空系統),並推動《臺北法案》支持臺灣國際參與。然而,他的政策具有高度交易性質,曾暗示臺灣可能成為美中談判籌碼,2019年更稱貿易協議可能影響臺灣問題,加深對政策穩定性的疑慮。

二、川普可能放棄臺灣的理由

川普再次當選後,美國對臺政策可能變動。他視外交為商業交易,並可能將臺灣作為談判籌碼。此外,儘管強化美軍實力,他對軍事干預持保守態度並批評盟國負擔不均。若中國對臺施壓,川普可能更傾向避免直接對抗,以減少美國介入風險。

三、臺灣是否真的會被放棄?

儘管川普可能基於交易考量調整政策,臺灣在美國戰略中的重要性,仍使其難以真正放棄臺灣。美國國會與日本、澳洲等盟友普遍支持臺灣,川普若改變立場將面臨強烈反對。此外,雖推動美中貿易協議,美國政界對中國存疑,若中國對臺強硬,國內反中情緒可能迫使川普採取強硬立場。

四、川普的對臺政策未來可能的變化

川普可能採取幾種對臺政策,包括維持戰略模糊,在不承諾軍事介入的同時提供軍售;將臺灣作為談判籌碼,以換取中國讓步;強化對臺軍售但減少軍事承諾,以避免與中國直接衝突;或退出臺灣問題,專注於國內經濟與政治,降低對臺關注。

五、臺灣應如何應對?

臺灣可透過美國國會與盟友維持支持,即使川普政府立場轉變。同時應強化國防,提升軍費、不對稱作戰能力與全民防衛意識。此外,深化與日本、歐盟、東南亞等國合作,以降低對單一國家的依賴。

結論

川普具有隨機性與不可預測性,可能是刻意設計的『混合策略』,以最大化美國的談判優勢。然而,他不太可能真正放棄臺灣,因為這將損害美國全球戰略與盟友信任。他更可能將臺灣作為談判籌碼,在施壓中國的同時保持靈活性。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