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心屏專文:Diva–從網紅到創業者,就像短影音的快節奏

2024-05-24 05:50

? 人氣

舞蹈是Diva不停創作短影音的靈感和熱情來源,她說,如果有一天不拍影片了,她還是會跳舞。(「愛跳舞的Diva」提供)

舞蹈是Diva不停創作短影音的靈感和熱情來源,她說,如果有一天不拍影片了,她還是會跳舞。(「愛跳舞的Diva」提供)

介紹我認識「愛跳舞的Diva」的朋友說:「她不只是網紅,是真的有在做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點進「愛跳舞的Diva」TikTok連結,說實話我這傳統媒體出身的老人還真花了點時間適應,支支短影音節奏超快!Diva告訴我,所謂「短影音」並非完全取決於影片長度,而是節奏感,短影音的特色是環環相扣;她開始經營TikTok頻道沒多久就被官方認證為鑽石級創作者,擁有藍勾勾;許多人問她如何成為網紅,她很認真地說,不論聲音、影像、圖文或任何形式的內容,要知道自己擅長的是什麼,並盤點所擁有的資源,決定走哪一種形式的創作,不過她成為網紅是誤打誤撞,後來創立公司更是意外。 

「愛跳舞的Diva」開始經營TikTok頻道沒多久就被官方認證為鑽石級創作者,擁有藍勾勾。(「愛跳舞的Diva」提供)
「愛跳舞的Diva」開始經營TikTok頻道沒多久就被官方認證為鑽石級創作者,擁有藍勾勾。(「愛跳舞的Diva」提供)

聆聽趙心屏《人生從此不一樣》podcast專訪愛跳舞的Diva(約37分鐘)

被推著成為網紅

Diva有個好聽的本名–王盈之,不過她笑說喊她本名沒人知道是誰,希望我的podcast和專欄都稱她「愛跳舞的Diva」;她七歲學舞、唸舞蹈班,芭蕾、現代、民族、街舞樣樣都會,高中和大學轉唸一般學校後,仍參加跳舞社與舞團,也教舞,一位行銷人誇她是練舞奇才,認為她外型討喜,值得塑造,當她的經紀人,拍攝一系列影片放在YouTube, 然而YouTube影片必須在七分鐘以上才能有較好的觀看和營利效果,Diva獨舞大多只三、五分鐘,舞曲音樂版權取得也是一大問題,半年多都沒什麼粉絲,讓Diva感到挫折,經紀人建議她到TikTok試試,當時Diva 認為TikTok都是小朋友拍的影片,非常反對。「我有偶包!我是職業舞者,也在教舞,這樣很丟臉…」,禁不住夥伴再三慫恿,她隨意丟了自己battle(對決)的影片,當時零粉絲卻有三、四十萬觀看,一夕爆紅,從此轉戰以短影音為主的TikTok。Diva特別說明,很多台灣人不知道「抖音」指的是大陸版,大陸以外的地區都是國際版的TikTok,兩者屬不同平台。

時值2018年底,台灣沒有太多人認真經營TikTok,Diva進入的時機正好,相較於過去的微電影和長影音,短影音成為主流,TikTok短影音原限制在一分鐘內,現在可依粉絲數發布十分鐘影片,IG也推出90秒的短影片 Reels,YouTube Shorts則是60秒,每個平台限制不同;連Diva經紀人也以「愛攝影的Icy」為名建立自己的頻道成為網紅,Diva說,任何人都可能成為網紅,只要是自己擅長的事,都可以成為內容創作的靈感。

一開始在YouTube的影片並沒有成功吸引到粉絲曾令Diva沮喪,沒想到轉戰TikTok的第一支短影音就爆紅。(「愛跳舞的Diva」提供)
一開始在YouTube的影片並沒有成功吸引到粉絲曾令Diva沮喪,沒想到轉戰TikTok的第一支短影音就爆紅。(「愛跳舞的Diva」提供)

意外開了第一家公司

有行銷背景的經紀人又向Diva提議不如一起開公司?「他有很多點子,可以幫品牌做策略,我大學和研究所專攻設計,包含平面、互動、視覺設計,一開始我們以工作室型態服務品牌客戶,用當時流行的圖文方式為品牌行銷。」2020年,「不可能影音策略」成立,名稱一語雙關,既是Impossible也是I’m possible,一切都有可能。「我們是影像廣告公司,提供一條龍服務,從腳本規劃、影像拍攝,到剪輯、上線,也為品牌制定行銷策略、辦理線上線下活動,我們跟網紅、創作者都很熟,可為客戶找十幾二十位網紅一起串聯活動內容…。」

邁入第三年的公司,規模由三個人擴大為十五人、未來可望成長為二十人,去年營業額兩千萬,Diva認為短短幾年有此成績算是不錯,她形容自己跟合夥人的個性都不喜歡賺快錢,希望能走得長遠,細水長流,「這樣才活得久,自己的頻道也活得久」。

「『教育市場』是我們公司做很多的事情,受眾的專注力下降,短影音是趨勢, 品牌可以往這個方向去做,我們希望更多客戶進來買短影音的單,創作者才會有錢可賺」。因此,他們成立非營利的知識社群,聚集網紅創作者一起交流,也邀請YouTube或Meta官方參與,分享社群功能,還舉辦《金刻獎》,「金刻」二字意指短影音節奏很快,每一刻都很重要,鼓勵優質短影音作品。Diva希望短影音創作者不是一個人,大家一起把餅做大,「市場好,我們就會好。」

從網紅到創業者,Diva覺得最大差異是人和事都變得複雜,得及時不斷切換角色,「跟合夥人開會、要見客戶,或下一秒要面對員工…,看待事情的方式也變得更遠更深一點,比如一個業配進來,我會看背後的原因和策略是什麼…」

因為政治因素,TikTok在台灣發展有限,不過Diva不擔心TikTok有一天在台灣消失,因為團隊主打的是內容,而不會只專注在一個平台,也很早就確定公司要走向規模化,制度必須完善才能跟得上時代的腳步,也必須不斷充電。「前一陣子我們剛導入了OKR - 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的管理方式,像Google一樣管理公司績效,營運上不斷優化調整,我們是小公司,希望未來朝中小企業發展,也在其他國家布局。」

鼓勵優質短影音作品的金刻獎頒獎典禮,取名為「金刻」意指短影音節奏很快,每一刻都很重要。(「愛跳舞的Diva」提供)
鼓勵優質短影音作品的金刻獎頒獎典禮,取名為「金刻」意指短影音節奏很快,每一刻都很重要。(「愛跳舞的Diva」提供)

「扣掉吃飯睡覺,我都在工作,不斷取材、觀察其他創作者,幫自己、公司和品牌做很多收藏分類,很多人沒事滑一下IG,這對我卻是必須的工作,早期公司還規定每個人每天至少要滑兩小時TikTok呢!」

最終 愛的是跳舞和創作

經營事業的同時,Diva並沒有停止創作,在TikTok和IG推出一支又一支節奏明快的短影音,在多國拍攝,常一人分飾兩角,情節非常有梗,讓人不知不覺一直滑下去。她說:「頻道是我對外的媒介,讓更多人在線上看到我,品牌看到我的影片,不僅買影片還可以找公司合作,頻道是我重要的業務推廣工具」。回想最瘋狂時「日更」,一天發一支影片,自導自演自剪 ,現在Diva平均一週發布兩支影片,靈感還是由自己發想,但有公司攝影師、剪輯師幫忙分勞。

「創作過程中我會一直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很喜歡拍片?省思很久,我發現我喜歡的是跳舞,喜歡透過跳舞的方式讓自己被看到,就算哪一天不拍片了,我還是會跳舞…」

短影音創作者、網紅「愛跳舞的Diva」來到趙心屏的podcast節目談她當年被動成為網紅,又意外開了兩家公司的人生故事。(趙心屏提供)
短影音創作者、網紅「愛跳舞的Diva」來到趙心屏的podcast節目談她當年被動成為網紅,又意外開了兩家公司的人生故事。(趙心屏提供)

跳舞是Diva熱情的來源,拍攝短影音對她來說是信手捻來,去年出國十一趟,走到哪兒拍到哪兒;今年又是行程滿檔,辦活動、論壇,八月還要跟Meta辦一場網紅運動會,到時又可產生無數短影音,她笑著說,「ㄟ,我們來拍個片吧,生活就這樣融入創作中,每個人包包裡的腳架就拿出來了…」

聆聽趙心屏《人生從此不一樣》podcast專訪愛跳舞的Diva(約37分鐘)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前主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