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詠翔專欄:民進黨將自己釘上反改革恥辱柱來彰顯制衡政治的必要

2024-05-26 06:20

? 人氣

20240521-立法院會21日繼續處理國會改革法,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發言表達立場。(柯承惠攝)
柯建銘領銜帶領民進黨立院黨團頑抗國會改革,而有「國會最黑暗的一天」、「藍白合力要把立院變成中國人大」的發言。(資料照,柯承惠攝)

當然最有趣的是,過去反對國民黨的人,因為黨國太過強大,大家只好不管彼此的差異縮成一團,這些人有人士堅信國民黨創造的那些不公不義的制度是必須改變的,也有些人只是不滿國民黨獨占權力,要他們把權力吐出來而已,所謂批判黨國制度「不公不義」只是個藉口罷了,要求權力換手才是他們的目的。當然還有很多很多各種不同「信仰」的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只有他「始終如一」為何被罵「背叛」

而這次的國會改革,算是徹底解除這些聚在一起要打倒國民黨的人對彼此的誤會。現在還挺民進黨的人,大部分其實對「制度」沒太大的意見,甚至會對「為什麼過去國民黨執政可以用這些權力吃香喝辣、換成民進黨執政就不行」感到不滿,甚至認為人民和社會對民進黨不公正(我覺得這時候去諷測這些人也沒分到什麼甜頭,還要「堅挺」到底好像已經沒什麼意義了)。有些人甚至已經被民進黨訓練到「逢藍必反」,也就是凡是國民黨贊成的一定就是錯的,我們就是反對到底就對了。

這些已經被訓練成「逢藍必反」的人,認為當年一起反對國民黨的人都是這樣的思維,所以遇到黃國昌這種真心要改變制度的人,反而覺得是在國會改革這件事情上從頭到尾都沒變過(甚至是唯一從頭到尾都沒變過)的黃國昌背叛了他們(那些對黨國制度的批判,希望建立新制度的說法,應該都是為了反對國民黨而已,你怎麼會真的要這樣幹)。

20240522-民眾黨立委黃國昌22日於立法院接受媒體聯訪。(陳昱凱攝)
在國會改革議題上唯一不變的黃國昌,卻被立場跟著民進黨改變的綠粉痛罵「叛徒」。(資料照,陳昱凱攝)

比較有趣的是,當年因為那些「理念」而去支持民進黨要打倒國民黨的人,有不少人被社會、學校、家裡面的各種長輩(長輩們因為得要相信「我們這輩子的努力是有價值的」,往往會站到權力者那一邊,當時就是國民黨、現在就是民進黨)嘲笑,這些長輩會說民進黨「什麼民主、什麼理念個屁,就是要奪權啊」。

雖然說民進黨走到今日是拿到權力的人必走之路(權力讓人腐化、無限的權力讓人無限腐化真是真理),不見得當初的初衷都是假的,但必定有不少人是真的如這些長輩所說「就是要奪權」,只能說「最了解你的人通常是你的敵人」這句話說得精準,那些自以為是同志的人反而常常會被自己(的想望)蒙蔽、反而敵人更能看見真實。

如喪考妣的民進黨其實也是國會改革受益者

不管如何,國會改革法案通過能強化我們民主機制,是每個國民當會受益的好事──是的,包括現在如喪考妣的民進黨和他們的支持者,別忘記當初馬英九反對總統直選、直選通過後同樣如喪考妣,但後來卻藉著直選制度、靠著民粹的支持選上總統,如果採用的是用「喬」分勝負那種委任直選,別說以馬英九的「門第」遠不如連戰、陳履安這些「公子」,就算遇上的是王金平,恐怕也很難「喬」得過喬王。

馬英九在2019民間能源會議,主張若藍營執政將重啟核四。(柯承惠攝)
反對總統直選的馬英九,後來成為總統直選的最大受益者。(資料照,柯承惠攝)

別的不說,當國會的監督力量強化後,很多不願意去沾「亂七八糟」的公務員,就有了更多的「藉口」去拒絕一些不正當的邀約,就像酒駕加強臨檢後,讓很多本來就不喜歡應酬的上班族,有藉口可以拒絕那些惡意的灌酒。當然就民主政治常態,民進黨也總是會被輪替變成在野黨,到那個時候他們也會有更多的武器去制衡那個時候的執政黨。

不過說真的,民主派人士真的沒必要為了「民進黨變得反民主改革」而火冒三丈,畢竟大家當初就是因為反對「聖人政治」那種不切實際的想望,才希望藉由制衡機制的建立,防止政治陷入「一人錯、全盤錯」的危機。

過去因為「打倒國民黨」和「民主化」同時進行,常會讓人誤以為台灣政治進步、社會文明化的進展,是因為「好人民進黨打倒了壞蛋國民黨」。事實上正邪分明的無敵鐵金剛世界、根本不是現實社會的風景,如今民進黨親自演出被權力腐化是怎麼一回事,也能讓大家更清楚知道,台灣政治的進步不是靠青幫打倒藍教,而是把制衡等民主制度好好建立起來。民進黨用把自己釘上反改革恥辱柱的表演,證明了追求正確的制度建立,才是讓政治進步的正確方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