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法潮》智慧司法行不行?當生成式AI技術導入司法判決系統

2024-05-09 05:40

? 人氣

林俊宏律師認為,相比歐盟《人工智能法案》的嚴謹規範,目前司法院頒布的參考指引缺乏明確標準、公開性與透明度,不宜貿然試行AI系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經過公聽會的交流討論後,司法院也接收到民團的看法及意見,決定暫緩該系統的試行,表示將會再研議及詳細規劃,並參考各界意見,讓指引更加完善周延。

任何的AI使用者都要審慎和謙遜

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羅伯茲(John Roberts)在今年初公布的年終報告中提到,AI介入司法領域有優點也有缺點,優點在於可提高窮人在司法訴訟中的機會、協助法官更快速便利的解決案件;但也要小心缺點,例如「AI幻覺」的可能性、對於人民隱私的侵害,以及當前AI技術無法複製人類裁量權等問題,他表示:「任何的AI使用者都要審慎和謙遜。」

「AI是一個可以幫助人類的工具,但是目前的AI技術,仍存在著很高的風險及缺陷,運用在司法上必須更加審慎以對。」林俊宏說道。

導入AI技術進行輔助式判決,是未來不可避免的浪潮,不僅能減輕司法人力負荷,也能提升司法品質,例如藉由AI檢核判決書是否有錯誤、遺漏的面向,打造更健全的司法體系。但林俊宏律師也提醒,「AI整理出來的資料,很有可能會在無形間引導法官判決,因此在資料庫系統模型的設計上,需要非常謹慎規劃。」

他建議,司法院可先參考其他國家的案例,訂定明確的參考指引、AI技術使用規範,「大家才能坐下來就草案條例討論是否需要調整,進而依參考指引建置系統,而不是先做好系統再討論參考指引要如何訂定。」

因應發展飛快的數位科技,司改會目前正在積極推動《數位基本法》草案的討論。林俊宏律師表示,「這是一個需要法律、科技等各領域專家一同加入研擬的龐大議題。司改會將秉持著核心概念──人民的基本權利不會因為科技受到太大的侵害,以及最終審判權必須在人類法官身上,持續推進《數位基本法》的討論,迎接數位科技時代的來臨。」

*本文原刊《在野法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