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康專文:1624發現台灣─鄭氏四百年前未能逃脫中國魔咒

2024-03-10 07:10

? 人氣

例如,明清和德川幕府同樣是閉關鎖國,而後者的封建化與前者的高度中央集權,就導致了對世界大變局的不同適應;同治中興與明治維新的比較,也凸顯了徹底學習與皮毛改革兩種應對文明挑戰方式的本質差別——過去,人們一直只注意戊戌維新與明治維新的比較,其實,大陸稱為「洋務運動」的同治中興,才是決定中日易位的第一場較量,甲午海戰就是這場較量的結局。中國因甲午大受刺激,從此跌入病態;戊戌變法的失敗,又使政權中樞喪失改革的合法性,至此只剩革命一途。特刊關於「岩倉考察團」(清朝後來也有五大臣出洋考察)、「自助論」等的描述,都很有特色。這些,也都頗說明樞軸文化與邊陲文化的差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然,對東亞各民族來說,這種文化變遷要遠為複雜。如何繼承本傳統和融合新傳統,變成一個很難調適的文化奧秘。在中西比較這個層面上,僅僅從哲學上的理性主義(實證、精確、客觀)和文化心態上的開放與否來解釋,還是單一的視角。在兩個源初價值不同的文明體系之間,僅僅以現代化為座標論成敗,常常導致把結果當作原因的偏鋒思維,我在《河殤》裡就被這種很能引起內心衝動和靈感的思路所駕馭。

近來我越來越覺得,恐怕在非功利、無座標、多層面、無價值判斷的前提下,文化的比較才是可能和有意義的。畢竟,從今天的結局反推出來的答案,縱使正確也只是歷史現象,無法套用於並非重複歷史的今天。此外,文化的變遷,恰恰是各種非文化因素交互作用的未預期後果,實非人們可以事先預設和控制的。以西方文明發展的軌跡,來論證中國文明如何不是這個軌跡,等於論證梨樹為什麼不結蘋果。我們作了太多這樣的比較,並不能說明問題。

三、多元的歷史來源:臺灣之幸運與困境

今日臺灣與東亞的繁榮,創造了西方以外唯一的現代化奇跡,也引出了不同與西方的後現代困境。這個問題,自然也有其歷史原因。

〈發現臺灣〉的材料組織,使人頗可見出這個島國錯綜複雜的歷史積澱。不過三百年,荷蘭殖民、明鄭割據、滿清之初八十年封島、清末中國最先進的現代化嘗試、五十年日據,再加上四十年孤懸海外,真正納入西方體系,臺灣在不同時期,獲得差異極大的文化資源,仿佛一顆樹被嫁接了多次。毫無疑問,多元的歷史來源,是塑造今日臺灣的合理解釋,只追尋儒家傳統一個來源,顯然不能立論。特別是日據時代給臺灣打下的基礎,特刊沒有回避,作了客觀的介紹,肯定這段歷史的意義。從土地私有化、行政、法治、教育等制度性的建設,直到「一人掃五家」的民風的培養,都不是中國傳統的制度和文化所能做到的。雖然是痛苦的殖民地遺產,但的確使臺灣吸收了日本百多年向西方學來的精華,在不情願之下獲得了質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