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東升西降」的底氣沒了?習近平為何不能再誇口中國經濟

2023-11-15 10:12

? 人氣

這很可能不會困擾習近平,他希望由國家、而不是民營部門來決定哪些行業應該獲得資本。例如,中國的中央和地方政府設立了2,000多個「政府引導基金」,計劃向重點領域投入折合數兆美元的資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在寬鬆信貸枯竭和地方財政惡化的情況下,習近平的雄心壯志面臨風險。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安全和新興技術中心(Center for Security and Emerging Technology)的Ngor Luong表示,由於地方債務負擔、監管收緊和其他經濟不利因素,政府引導基金籌集的資金低於計劃。去年的籌資額較2021年下降35%。

同樣的制約因素也在影響著中國的支票簿外交。「一帶一路」下的基礎設施貸款使中國成為眾多發展中國家的最大債權人。包括斯里蘭卡和贊比亞在內的許多國家已經違約,而新的貸款已經枯竭。

儘管中國面臨著人口、財政和金融方面的種種壓力,但規模在全球遙遙領先的中國製造業並未萎縮。恰恰相反:今年,中國取代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

中國品牌可能比不上西方頂級品牌,但中國品牌足夠好,而且不那麼貴,因此正在全球市場攻城略地。迄今為止,美國一直在阻礙中國製造最先進製程半導體的能力。但據半導體行業組織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估計,到2026年,中國將控制全球42%的成熟製程晶片產能,這類晶片在家電、汽車等應用方面至關重要。

即使習近平對經濟全局管理不善,中國製造業也會因為固有的競爭優勢而保持實力:中國製造業擁有龐大、完整、適應性強的生產基地,擁有可靠的、薪資不高的勞動力大軍,還擁有管理技術訣竅。

這為中國提供了一個在全球發揮影響力的重要渠道。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Abigail Dahlman和Mary Lovely指出,在拜登政府試圖通過《印太經濟繁榮框架》(簡稱IPEF)與亞洲經濟體拉近關係的同時,這些經濟體與中國供應鏈的聯繫也變得更加緊密。例如,美國正拉攏印度藉以制衡中國,但中國在印度進口中所佔份額已從2010年的27%猛增至2021年的39%。

中國的製造實力也是一項強大的軍事資產。中國擁有巨大的現代化造船廠,造船訂單規模已佔到全世界總量的46%,憑藉這樣的實力,中國每年可生產數艘新型戰艦和潛艇。

相比之下,儘管美國造船業受到了一個世紀的保護,但其產能還不到全球的1%,美國海軍只能依賴少數幾家造船廠,而這些造船廠缺乏必要的勞動力來應對不斷成長的需求。交付總是延遲,而且超出預算。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