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在線》建立學費公平制度,實現教育正義的理想

2018-09-14 06:30
「不公的教育是階級再製惡性循環的關鍵,它深化整個社會的不平等,走向貧富差距擴大,讓有錢的越有錢,沒錢的不斷複製貧窮的下一代。如果教育無法讓經濟弱勢者減輕負擔,那就是國家不義、社會不公。」(資料照,取自一個澳門人blog)
「不公的教育是階級再製惡性循環的關鍵,它深化整個社會的不平等,走向貧富差距擴大,讓有錢的越有錢,沒錢的不斷複製貧窮的下一代。如果教育無法讓經濟弱勢者減輕負擔,那就是國家不義、社會不公。」(資料照,取自一個澳門人blog)

民進黨全面執政以後,極力促進「轉型正義」的落實,希望能夠實現社會正義的理想。然而,「轉型正義」大抵以政治、黨派為導向,一般民眾感受不深。

正義有許多面向,包括土地正義、居住正義、分配正義、司法正義、環境正義等等。另外,有一種正義關係到貧富、階級的公平對待與生存機會問題,卻往往被主政者所漠視的,那就是「教育正義」。

所謂「教育正義」是指教育的作為和資源分配能夠公平合理,保障個體接受教育的機會均等,避免受到差別待遇,使每個人能夠發揮潛能,提升教育價值。

《21世紀資本論》作者皮凱提指出,在改善不正義的方法上,擁有公平受教育機會,比累進稅率更為重要。我們可以說,教育是社會正義的最後一條防線,因為那是窮人能夠翻身的唯一管道。然而,一直以來,臺灣社會存在著顯而易見、不公不義的教育現象,卻久久無法改善。

教育正義上,學費支付與資源分配的公平性,可以作為主要的判定指標。由於出身的差異以及入學的篩選機制,擁有高經濟資本、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的家庭子女往往較容易進入國立大學,甚至頂尖大學。相對的,一些弱勢階級的子弟,多數進入私立大學。結果造成有錢的人讀公立大學,繳低學費,享用高資源;沒錢的人讀私立學校,繳高學費,忍受低資源的現象。這種教育的逆向操作、資源的反向分配,等於運用國家的力量,強化了公私立大學間的階層關係,製造階級再製的事實,讓窮人失去翻身的機會。

從教育分配正義與國民賦稅公平的角度而言,臺灣公民所受教育權利與義務是極端不公平的。公立大學的學生佔27%,私立大學的學生佔73%,但所享受的教育資源與付出的學費,卻有極大的差異。

多年來,政府對佔有三成學生比例的公立大學教育經費預算總補助,遠遠高出佔七成的私校學生。以105年為例,政府對公立大學的教研補助高達420億元,而私立大專院校僅有266億元。

教育部每年分配給公立大學的經費,加上學生的學雜費收入,公立大學每位學生,每學期約可享用12到20萬元的教育資源,但是每位學生只須繳交三萬元左右的學雜費;反觀私立大學學生每學期必須要繳交兩倍的學費,卻只能享用公立大學學生不到一半的教育資源;更不公平的是公立大學學生大多來自中上階級,私立大學學生大多來自中下階級,造成富人低付費高享受,窮人高付費低享受的不公現象。

依據衛生福利部105年統計,每月每人平均所得不到2萬元的中低收入戶有11萬多戶。這些家庭的子弟如果進到私立大學,每年要拿出大半的收入,支付10萬元的學費,勢必形成沉重的負擔。如果家裡有兩個小孩,更會拖垮家裡的經濟。因此,有些窮人不得不放棄就讀的機會,除非申請就學貸款。

截至民國106年7月底,臺灣有83萬9,341人背負學生貸款,學貸總金額為1,824億7,628萬元;根據教育部統計指出,目前揹學貸的年輕人中,有3.3萬人因月收入不到3萬元而還不起貸款,其中大部分是私校的畢業生。

人力銀行調查顯示,臺灣有38.7%大學生背負學貸,其中21.5%負債30至40萬,平均負債29.7萬元。粗估畢業後,平均每月只能償還4,853元,至少得5.1年才能還清。更有甚者,私立大學學費約為公立大學的兩倍,然而,依據前行政院青輔會的調查,學生畢業後的平均薪資,卻少了5,500元。造成貧者益貧、富者益富的循環,讓階級再製世世代代的惡化。教育,變成優勢階級漂白的工具。

德國總理梅克爾說,讓孩子因為貧窮而受不起教育,是國家的恥辱。在教育商品化的趨勢中,由於學費不斷提高,學貸已成為資本主義教育國家的共業。根據美國教育部的數據顯示,2016年約有4,230萬人背負學貸,貸款餘額達40兆臺幣,20歲左右的美國學貸族,每月平均須還款1萬500元;韓國年輕人畢業後拖欠學貸人數比往年增加8倍,學貸也讓日本大學生擔心,是否要用一輩子來還債。

不公的教育是階級再製惡性循環的關鍵,它深化整個社會的不平等,走向貧富差距擴大,讓有錢的越有錢,沒錢的不斷複製貧窮的下一代。如果教育無法讓經濟弱勢者減輕負擔,那就是國家不義、社會不公。

社會正義的達成,大學應依學生經濟能力收費,讓有錢人多付費,沒錢人少付費,甚至不用付費。基於「教育平權」的理念,臺灣如果沒法追隨一些歐洲國家,例如德國、丹麥、芬蘭、挪威、瑞典,甚至愛沙尼亞、土耳其的免學費政策,至少,應該讓公私立大學的學生都受到國家公平的對待,獲得同樣的經費補助和資源提供,這樣才能發揮「教育正義」的精神。 (相關報導: 通識在線》綜合高中政策,原來是玩假的? 更多文章

*本文原刊《通識在線》,授權轉載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風評:卡關的「轉型」,別只轉出東廠、轉出缺電?
李華觀點:習近平在窮忙什麼?
吳豪人專欄:一個外交便利屋的回憶之一
林健正觀點:地政專業中不可承受之輕─兼評「土地正義」
張斯綱觀點:藏不住的政治目的,騙不了的選舉手段
夏珍專欄:管中閔高看了葉俊榮,葉底沒有花只有刀
觀點投書:一切從道歉開始 找回雙方的信任
觀點投書:加劇台灣低薪問題是AI化必要之惡?
王明鉅觀點:心態可議,流程錯誤的中選會
觀點投書:你的加班費,有3成被政府A走了!
觀點投書:正義與東廠之間畫上等號,還毫無違和感
豪華的藍色快車:《留俄回憶錄》選摘(2)
民意調查:近2成消費者會因NIKE新代言人購買更多產品
黃士修絕食 張善政到場聲援:中選會主委陳英鈐就是下一個張天欽
中職》蔣智賢三壘安打帶動攻勢 悍將7比4擊敗桃猿
中職》朱育賢第50轟出爐 一度助猿隊反超比數
台南歸仁命案聲請再審 平反大隊呼籲立即釋放死刑犯謝志宏
人權鬥士淪為集權幫凶!《路透》記者遭判重刑 翁山蘇姬力挺緬甸法院:判決與言論自由無關
「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繪本《穿裙子的男孩》遭家長抗議暫下架 國小男校長穿裙力挺
探視黃士修絕食 馬英九晚間帶來睡袋、枕頭聲援
羽球》拍落第8種子丹麥組合 「雙麟」成日本公開賽最後希望
「印度的良心」不是叫假的!看過「印度影帝」阿米爾罕5部超棒電影,就懂為何他是國寶演員
環署擬修法阻洋垃圾襲台 業者批傷害產業發展:我們進口的不是有害物
在新加坡,同性戀仍然是一種「罪行」知名DJ王約翰挺身挑戰《刑法》第377A條
花蓮檢方發出傳票 傅崐萁應25日報到發監
什麼是「東廠」?中國歷史上最惡名昭彰的「皇帝專用司法機構」
中南部敏感族群注意!山竹颱風影響,空氣品質亮橘燈
最後一次主持會議 議長吳碧珠向柯文哲提臨別建言
彰化達成一鄉鎮一書庫 田頭國小愛的書庫揭牌啟用
加強登革熱防疫 中市防治小組聯合社區降低傳播風險
台灣設計展國際論壇 林佳龍、林右昌展開首長對談
扛著轉型正義大旗打壓異己 謝文進:台灣民主倒退30年
新竹國泰醫院加入守護陣線 竹市第二家失智共照中心揭牌
地方創生用老屋 書店、小農翻轉貢寮老街
新北190家綠色循環商店獲表揚  打造低碳惜食宜居城市
搭日本兩大跨境電商龍頭 拓展新北商品海外商機
海洋熊讚橫空出世 柯文哲和觀傳局長都答不出誰設計的
「侯友宜參選,正是討論鄭南榕事件加害者課題的好時機!」民團對促轉會喊話
男人當兵》為何戰爭時,衝到第一線打仗的都是男人?演化生物學家道出驚人發現
繼美國之後,德國天主教也爆重磅醜聞:70年間3600餘名兒童遭千名神父性侵!
新新聞》永不妥協的吳志剛靠浪漫撐到宣判日
「不尊重原住民!」澳洲9歲女孩拒絕起立唱國歌 右翼議員辱罵:小屁孩應該被退學!
100名小小體操員成為一日國手!國家級師資加上最強後盾,培育下一代體操新星
新新聞》二○二○年誰是總統 由數位選民決定
網球》謝淑薇直落二擊敗米內拉 廣島女網賽隻身闖8強
嫌柯文哲800元紅包太小氣 姚文智:應恢復重陽敬老金,百歲人瑞生日要發8888元
颱風山竹路徑南修 海警機率降低 周五周六南部東部防豪雨
面試最重要的事是什麼?資深企業經理人:不是薪資或福利,而是面試你未來的老闆
吳音寧用人惹議!藍議員踢爆:未經招考,攬6名「左右手」月薪38K起
大陸追稅壓力爆表 台商如何撐過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