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恒君觀點:浮士德的悲歌—記李克強總理二三事

2023-11-06 07:00

? 人氣

劉霞赴德與Merian高級人文社科研究院

2017年7月,中國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劉曉波博士於獄中去世,其遺孀劉霞女士一身黑衣、向大海流放骨灰的淒涼場面觸動人心。2018年5、6月間,旅居德國的流亡作家廖亦武公開了遭受軟禁的劉霞女士憂鬱症加重、渴望赴德治療的絕望啜泣。時逢李克強總理7月9日即將再次訪德,社會各界對此寄予極大期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包括人權組織Amnesty在內的各種社會團體均呼籲梅克爾總理進行交涉,由德國諾貝爾文學獎女作家Herta Müller與廖亦武先生發起的請願連署也廣為流傳。令人驚喜的是,劉霞女士果然輾轉抵德並重獲自由,並且是以意想不到的驚喜速度(7月10日)。即使是中共集體決定或有人質外交之考量,但還是有不少人認為這至少也是李克強通情達理、善於合作的一種表現。

如果說,在劉霞赴德過程中,李克強所扮演的角色外界還只能猜測。但此行過程中另一件鮮為人知的事實卻是:在這次訪問之中,中德兩方除卻在數位化、人工智慧和電動汽車等經濟方面的創新協議,還於總理府簽署了一項於北大共建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中心(Merian Centre for Advanced Studies in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的重要協議。

由於眾所周知的治理傳統,中國社會在發展層面一向持有「重理輕文」的實用性功利主義。然而倘無思想之現代性發展,器物性的開發研究並不足以打造出一個現代化的社會。因此,由柏林自由大學牽頭,在李克強母校北大打造人文社科研究中心,當時極大地鼓舞了深懷法治理想與法律情懷的中國法學家們,以及渴望在政治、宗教、文化等領域就社會共存問題進行國際合作的人文學者們。

劉曉波遺孀劉霞在劉曉波獲諾貝爾獎後遭中共政府軟禁,直到2018才獲准出境。(美聯社)
劉曉波遺孀劉霞(中)在劉曉波獲諾貝爾獎後遭中共政府軟禁,直到2018才獲准出境,在准其出境的過程中,李克強應該有點作用。(美聯社)

而李克強本人的治理素養,亦可從其「法無禁止即可為」(企業)與「法無授權不可為」(政府)的對比觀念中管中窺豹。其立足于現代法學與經濟學,認同自由市場規律及公權力的節制。而倘若其能於社會層面平行培養出穩定平衡的理性公民,以順應或促進漸進性的社會轉型,堪比其安徽同鄉李鴻章總理所宣導的純粹工業化洋務運動更具時代意義。

然而遺憾的是:在貿易戰、科技戰等日益激化分裂的大時代風雲之下,中德之間的種種合作願景亦無可倖免地遭受各種衝擊或質疑。在這一過程之中,由當時柏林自由大學副校長余凱思教授(Dr. Klaus Mühlhahn)在兩國總理面前簽署、並已牽頭海德堡大學、哥廷根大學等多所高校投入準備的Merian Centre亦不得不中途擱置。這象徵著由中德開明知識菁英所努力推動的社會制度化建設的一項重大挫敗。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