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志誠觀點:921震災後24年,談談這3件事

2023-09-21 07:10

? 人氣

建立以社區為主體的防救災理念:「防災社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之後,讓解嚴以來累積的民間能量隨著土地的迸裂而崛起。依據行政院非正式的統計,在全盛時期,入駐災區的工作團隊可能超過130個。他們的背景互異、思想觀念不一,使得災區呈現多元的景象,也讓社區意識及以社區為主體的自主應變救災能力逐漸受到重視。消防署因體認到當災情過大或受災範圍太廣時,恐無法及時調派救災人力前往災區救援,故於1999年底以村里為單元,輔導居民組成「睦鄰救援隊」,為臺灣首度以社區為主體的防救災組織。

2001年,桃芝颱風重創復原中的九二一災區,行政院自2002年起規劃了為期兩年的「社區防救災總體營造實施計畫」,選擇10處受災社區試行以社區為主體的防災社區計畫,藉由專業團隊的協助,嘗試大量推動國內土石流、淹水潛勢地區的社區防災工作,並逐步摸索出一套本土化的防災社區模式。2009年,莫拉克颱風過後,各界開始關注基層社區的災害因應能力,社區避災、備災、防災等意識的建立,更使得防災社區理念於臺灣各地發酵,帶動地方政府、非營利民間組織陸續投入推動防災社區的行列,展現出多元的自主防災社區面貌。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鑑於先前「推動防災示範社區三年工作計畫」在促進社區環境檢視與自主防災工作上成效良好,接續提出「防災社區實施計畫」,於全國各縣市持續推行。

「防災社區」以社區為主體,透過民眾參與、培力(empowerment)的過程凝聚社區共識與力量,並藉由推動減災的措施來減少社區的易致災因子、降低災害發生的機率,同時也強化民眾的危機意識。當發生災害時,社區可以防止災害不斷擴大;在災害發生之後,更能迅速推動復原、重建,邁向安全、永續的社區發展。臺灣早期曾推動社區營造,近年來在鄉村地區也有推動農村再生的經驗,還有以社會福利服務為基礎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等等,這是臺灣獨具的特性之一。因此,社區防災、救災意識的傳遞應考量此特點,透過既有的基礎與社區民眾的生活相結合,使之成為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風險與對策

依據全球再保險業者Munich Re的觀察,從1950年代起,重大天然災害次數增加3倍,災損增加8倍,損失中由保險承受的部分增加了 15倍(Handmer and Dovers 2007)。在全球氣候變遷的催化下,異常氣象事件頻傳,動輒造成地形地貌的大幅度改變,並嚴重威脅到居住安全。世界銀行指出,全世界約有19%的土地,超過一半的人口曝露在至少一種天然災害(乾旱、洪水、氣旋、地震、火山爆發和山崩)中; 而臺灣是地球上面對天然災害衝擊下最為脆弱的國家,有73.1%的土地與人口曝露在3種以上的災害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