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萬居民的家園陷入火海!」被捲入緬甸內戰的羅興亞人,種族滅絕惡夢再現

2024-05-21 10:21

? 人氣

2024年3月。在緬甸自由遊騎兵(Free Burma Rangers)發布的這張照片中,緬甸克倫尼邦的一棟建築物在緬甸軍隊的空襲後被燒毀。(美聯社)

2024年3月。在緬甸自由遊騎兵(Free Burma Rangers)發布的這張照片中,緬甸克倫尼邦的一棟建築物在緬甸軍隊的空襲後被燒毀。(美聯社)

緬甸少數民族武裝團體「若開軍」(Arakan Army)19日宣稱已經佔領羅興亞人佔絕對多數的城鎮布帝洞(Buthidaung ),造成數以萬計羅興亞人流離失所。《外交家》指出,這場衝突可能進一步加劇針對羅興亞人的暴力和迫害,使他們重回種族滅絕的陰霾之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政府軍在若開邦節節敗退

自2021年緬甸軍政府掌權以來,內戰局勢持續惡化。各地民族武裝組織試圖推翻軍政府的活動不斷,卻未有明顯進展,直到去年10月以「三兄弟聯盟」(為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德昂民族解放軍和若開軍於2019建立的軍事聯盟)為首,在緬甸的東北地區發起「1027行動」,迅速得到其他地區民族武裝組織的響應,根據泰國網路新聞「the Irrawaddy」一月報導,少數民族武裝團體在80天內就佔領了緬甸的33個城鎮,其中包括緬甸對外重要的貿易路徑。

隨著「1027行動」進行,少數民族武裝團體「若開軍」(Arakan Army)於去年11月在緬甸西部若開邦,與政府軍開戰。根據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10日報導,若開軍已經控制該邦17個城鎮中的一半以上,以及靠近鄰國孟加拉邊境的部分地區。根據《日經》,若開軍又在19日拿下第十個城鎮布帝洞。

羅興亞人家園淪為戰場

若開軍拿下布帝洞為何會引發羅興亞人的人道危機擔憂?原因在於自若開軍去年11月開戰以來,政府軍在若開邦日漸失勢,使得政府軍開始強制徵召羅興亞人加入軍隊,並派遣他們到前線與若開軍作戰。此外,政府軍又操控當地媒體,對兩民族不停進行分化,加劇若開民族和羅興亞人的對立。

誰是羅興亞人?

羅興亞人是以穆斯林為主的緬甸少數族群(約有一百多萬人),主要居住在緬甸西部的若開邦(Rakhine state),與孟加拉接壤。這些穆斯林有不少是由孟加拉移入、也有部分居緬甸,但緬甸政府堅持「所有羅興亞人都是來自孟加拉的非法移民」,拒絕給予他們公民身分,直接導致大部分羅興亞人淪為「無國籍者」。

這些無法獲得公民身份的羅興亞人在緬甸遭到系統性歧視、處境極其惡劣,甚至與緬甸其他民族完全隔離、無法自由遷移,醫療照護、教育或工作的機會也相當有限。由於羅興亞人與身為若開邦主要族群的佛教徒之間的矛盾惡化,導致大批羅興亞人離開家園,釀成2015年的羅興亞人難民危機。

2016年10月,部分羅興亞人攻擊若開邦北部的警察哨所後,緬甸政府更派出軍隊在若開邦進行大規模整肅,殺害、性侵羅興亞人,他們的住處、學校、清真寺也遭到燒毀,國際特赦組織認為這些行為恐已構成危害人類罪,數十萬羅興亞人偷渡出境,包括在鄰國孟加拉的貧民窟和難民營生活,或者從海上逃往其他東南亞國家。聯合國指出,羅興亞人是世界上最受迫害的少數民族之一,不過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曾為緬甸政府辯護,稱「羅興亞悲劇只是個案,不等於種族滅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