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緗家觀點:「路線」缺失─國民黨總統大選的三個認知缺乏

2023-08-18 07:00

? 人氣

反觀國民黨,相應政治生態呈現相反狀況,是「路線缺失VS人選獨大」,黨內上下的普遍心態是不知道、不關心黨的「路線」,只盯著「人選」的誰、誰、誰,甚至「人選」的「山頭」>黨,不僅「山頭」本人,連「山頭」的「擁躉」都不把「黨」放在眼裡 ── 立法委員不甩黨中央力挺郭台銘、支持郭台銘的地方議長退出國民黨,……。也有少數人注意到「路線」或「政綱」,介意「兩岸論述」,但由於國民黨在本質上缺乏「路線」,這些零碎的「政綱」撐不起大局面,「沒戲可唱」,這又反襯國民黨的「路線缺失」,放大了「人選獨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為解決「山頭分裂」的「人選」爭議,國民黨請出了過去的「選舉操盤高手」「金小刀」來「整頓」黨內生態。有用嗎?不能說毫無用處,但這充其量是「中策」而非「上策」,這可另用兩組內涵相通的概念來說明:道VS術、基本面VS技術面。這兩組概念各自的前後兩者孰輕孰重?毫無疑問,道>術,基本面>技術面。

20230628-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競選辦公室成立記者會,右為競選辦公室執行長金溥聰。(蔡親傑攝)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競選辦公室成立記者會,右為競選辦公室執行長金溥聰。(資料照,蔡親傑攝)

一點即透:在「道VS術」、「基本面VS技術面」中,「路線」=道=基本面;「整頓」=術=技術面。「金小刀」只「整頓」黨內人選派系的傾軋糾紛,不觸及黨的「路線缺失」,其實就是「有術無道」、「求技術面捨基本面」、「身份>價值」,不過是一種「醫頭醫腳」。它消除黨內異音達到某種程度的「團結」是可能的,但以此「有術無道」去對抗民進黨對內高度凝聚,對外穩定蠶食臺灣民意、「有道有術╱道>術」的「路線」,國民黨會有多少贏面,回顧2020年總統大選結果,大致可以明白,因為今天的形勢與那次非常相似。

2018年,在總統大選前兩年的「九合一」地方選舉中,民進黨大敗,國民黨大勝;但在2020年的總統大選中,民進黨卻又大勝,國民黨大敗。今天的局面是,在本次總統大選前兩年的2022年「九合一」選舉中,民進黨一如四年前地大敗,而目前離總統大選投票僅不到半年,國民黨的民調已遠遜民進黨,排除突發或特殊因素,國民黨上一次「大贏『九合一』後大敗於總統選舉」的戲碼,大概率會重演,因為自2018年以來,「國民黨地方大贏後中央大敗╱民進黨地方大敗後中央大贏」現象的內在原因機制依然如故並未改變,後文分析。

認知缺乏之二:「路線」的頂層設計

國民黨不知道自己「路線缺失」,當然也不可能知道自己的路線應為何,否則,他就會制定出來,「路線缺失」就不存在了。

國民黨「路線」的應該內涵是另外話題。但揭示民進黨堪為完備的「路線」,相當有助於理解國民黨的「路線缺失」。

民進黨的「路線」顯示,本文所謂的黨的「路線」,是指國家的「頂層設計」,在臺灣這個特殊的國度裡,涉及族群身份認同、國家身份認同、以及最重要的:國家定位的未來終極目標,而非僅是國民黨內還有人掛念的「兩岸論述」。「兩岸論述」雖然重要,但僅是「國家頂層設計」的一部分,隸屬服務於「國家認同」和「國家定位的終極目標」,層次較低,範圍也偏局部。「國家認同」、「終極的國家定位目標」,這才是「黨的路線」之核心、精髓。

喜歡這篇文章嗎?

舒緗家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