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緗家觀點:「路線」缺失─國民黨總統大選的三個認知缺乏

2023-08-18 07:00

? 人氣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左)、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右)15日出席2023模擬立法院活動。(資料照,顏麟宇攝)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左)、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右)15日出席2023模擬立法院活動。(資料照,顏麟宇攝)

2024年總統大選的形勢發展至今,國民黨與民進黨相比,顯出一個鮮明差異:人選之爭。民進黨很早,可說是早至2019年,上次總統大選黨內初選蔡英文以種種手段「做掉」民調高於她的賴清德,確定她自己成為2000年總統候選人時,賴清德事實上已被內定是2024年的總統候選人,並一路沒有競爭對手,毫無懸念地在今年4月獲民進黨正式提名,「定於一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反觀國民黨,人選之亂拖延至今,侯友宜已被正式徵召了,黨內另拱他人的雜音仍然不斷。這個現象的根本原因,並非國民黨所謂「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的「特性」,或人選實力孱弱,而是「黨的路線」之缺失。這不僅是國民黨本次總統大選的致命傷,更是這些年來一路走下坡的fundamental深沉原因。這個問題不解決,國民黨不僅本次總統大選難望取勝,持續多年的「綠肥藍瘦」也會改善無望,一路衰敗下去。

圍繞此「路線」,國民黨存在著3個主要的「認知缺乏」。

認知缺乏之一:「路線」本身

「黨的路線」之重要性,筆者用兩個政治原理來說明。首先是中共前黨魁毛澤東的一段話。毛雖是惡魔暴君,政治能力卻非同一般,他有幾個極具洞察力的簡短政治論述,是筆者肯定且時不時引用的,其中之一便是「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因素」,明白揭示:要先制定黨的「路線」,再考慮幹部人選,人選為黨的路線服務,路線>人選。

另一個政治原理是本人一貫的「價值VS身份」思想工具。

將「路線VS人選」對應「價值VS身份」,很容易即可理解,路線=價值,人選=身份。由於「價值VS身份」的定律是「價值>身份」,也因此,「路線>人選」,即,黨的路線比特定總統候選人更重要,除非當黨的「路線」缺乏時,某位候選人卻擁有能贏得「中間選民」的政綱,足以彌補「黨路線」的缺失。但即便如此,候選人的「政綱」,仍屬於「價值╱路線」。

民進黨的現狀,即符合以上兩個政治原理,是「政治路線」早已確定(後文分析),現在已不需臨時抱佛腳地補課「黨的路線」,只需因應形勢作調整即可。

由於民進黨這條「路線」目標誘人、策略得當,它產生一個特殊效果:超越了民進黨自身,在整個綠營都得到廣泛認同,全綠營對此形成高度共識和默契,雜音不多,綠營因而內聚力極強,多少年了,總統大選時都是「鐵板一塊」。

在此背景下,民進黨「領袖」的作用在總統大選中反而並不突出。每次黨內初選時,民進黨都照常「內鬥」激烈、手段惡劣、吃相難看,如2019年蔡英文VS賴清德、2011年蔡英文VS蘇貞昌、2007年蘇貞昌VS謝長廷。但一旦初選結束,人選確定,民進黨(及整個綠營)即「內鬥」結束,團結在初選「出線者」周圍打選戰。為何如此?因為民進黨有這條帶動全綠營的「路線」,形塑成的政治生態是「路線」高於一切,「領袖╱人選」都是實現這條「路線」的工具,因此一旦「人選」定下,全綠營即全體自動回歸「路線」打拼,自動自然形成團結局面。

反觀國民黨,相應政治生態呈現相反狀況,是「路線缺失VS人選獨大」,黨內上下的普遍心態是不知道、不關心黨的「路線」,只盯著「人選」的誰、誰、誰,甚至「人選」的「山頭」>黨,不僅「山頭」本人,連「山頭」的「擁躉」都不把「黨」放在眼裡 ── 立法委員不甩黨中央力挺郭台銘、支持郭台銘的地方議長退出國民黨,……。也有少數人注意到「路線」或「政綱」,介意「兩岸論述」,但由於國民黨在本質上缺乏「路線」,這些零碎的「政綱」撐不起大局面,「沒戲可唱」,這又反襯國民黨的「路線缺失」,放大了「人選獨大」。

為解決「山頭分裂」的「人選」爭議,國民黨請出了過去的「選舉操盤高手」「金小刀」來「整頓」黨內生態。有用嗎?不能說毫無用處,但這充其量是「中策」而非「上策」,這可另用兩組內涵相通的概念來說明:道VS術、基本面VS技術面。這兩組概念各自的前後兩者孰輕孰重?毫無疑問,道>術,基本面>技術面。

20230628-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競選辦公室成立記者會,右為競選辦公室執行長金溥聰。(蔡親傑攝)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競選辦公室成立記者會,右為競選辦公室執行長金溥聰。(資料照,蔡親傑攝)

一點即透:在「道VS術」、「基本面VS技術面」中,「路線」=道=基本面;「整頓」=術=技術面。「金小刀」只「整頓」黨內人選派系的傾軋糾紛,不觸及黨的「路線缺失」,其實就是「有術無道」、「求技術面捨基本面」、「身份>價值」,不過是一種「醫頭醫腳」。它消除黨內異音達到某種程度的「團結」是可能的,但以此「有術無道」去對抗民進黨對內高度凝聚,對外穩定蠶食臺灣民意、「有道有術╱道>術」的「路線」,國民黨會有多少贏面,回顧2020年總統大選結果,大致可以明白,因為今天的形勢與那次非常相似。

2018年,在總統大選前兩年的「九合一」地方選舉中,民進黨大敗,國民黨大勝;但在2020年的總統大選中,民進黨卻又大勝,國民黨大敗。今天的局面是,在本次總統大選前兩年的2022年「九合一」選舉中,民進黨一如四年前地大敗,而目前離總統大選投票僅不到半年,國民黨的民調已遠遜民進黨,排除突發或特殊因素,國民黨上一次「大贏『九合一』後大敗於總統選舉」的戲碼,大概率會重演,因為自2018年以來,「國民黨地方大贏後中央大敗╱民進黨地方大敗後中央大贏」現象的內在原因機制依然如故並未改變,後文分析。

認知缺乏之二:「路線」的頂層設計

國民黨不知道自己「路線缺失」,當然也不可能知道自己的路線應為何,否則,他就會制定出來,「路線缺失」就不存在了。

國民黨「路線」的應該內涵是另外話題。但揭示民進黨堪為完備的「路線」,相當有助於理解國民黨的「路線缺失」。

民進黨的「路線」顯示,本文所謂的黨的「路線」,是指國家的「頂層設計」,在臺灣這個特殊的國度裡,涉及族群身份認同、國家身份認同、以及最重要的:國家定位的未來終極目標,而非僅是國民黨內還有人掛念的「兩岸論述」。「兩岸論述」雖然重要,但僅是「國家頂層設計」的一部分,隸屬服務於「國家認同」和「國家定位的終極目標」,層次較低,範圍也偏局部。「國家認同」、「終極的國家定位目標」,這才是「黨的路線」之核心、精髓。

如此的「國家頂層設計」,民進黨早已完成。是臺獨與廢核這兩張「神主牌」之一的「臺獨」,而後則隨時因應時勢,對其作論述上的調整,如「臺灣前途決議文」、「中華民國臺灣」概念、蔡英文的「四個堅持」等,但實質不變。基本上,民進黨的實質路線可歸納如下:

民進黨的實質路線。(圖:作者提供)
民進黨的實質路線。(圖:作者提供)

以上5者中,凌駕在上的「臺獨」是出發點和終極目標,其餘的「去中國化」等4個步驟方法是實現臺獨目標的、沒有時間表的漸進「路線圖」。這是筆者對民進黨╱綠營意識形態的理解與初步歸納,未必精確,但應大致沒錯。

請問國民黨,有沒有如此在「國家認同」、「國家定位終極目標」的高度上與民進黨「對等」的「頂層設計╱黨的路線」?難道是「九二共識」、「不統不獨」?那算是能與民進黨「對等抗衡」的「路線」嗎?當然不是,那只是一種對中共「醫頭醫腳」的「搪塞」,而非目前處境奇特尷尬的「中華民國」之終極目標與發展「路線圖」── 國民黨究竟要把「中華民國」帶向何方?面對中共的「一個中國」話術,按「中華民國憲法」框架,國民黨眼裡的臺灣與大陸「終極關係」究竟是什麼?

綠營的「明天」是明確、對其支持者富有感召力的,綠營從草根庶民到高官富賈的基本心態因而是「有奔頭」,相信「明天會更好」,故能團結一致如鐵板地奮鬥向明天。

藍營人的心態呢?不知道方向在哪裡,看不清明天是什麼,於是有些人「以大局為重」,半自覺半盲從地「跟黨走」,有些人則「獨立思考」,找到「自己的方向」,雖然身在藍營,甚至身在國民黨內,卻與「黨」離心離德,另擁山頭。國民黨的「內亂」即如此形成,且人人對此焦慮。

回顧「後蔣經國時代」,國民黨已正式分裂過兩次了。第一次是「新黨」分裂出來,第二次是「親民黨」裂解出來。今天,眼看「第三次分裂」在即:只要郭台銘獨立參選總統,不管他是否另行組黨,就是一次新的「黨裂」。這三次已發生和可能發生的分裂,哪次的根本原因不在「路線」?

20220122-親民黨主席宋楚瑜22日出席「經國七海文化園區暨蔣經國總統圖書館開幕典禮」。(顏麟宇攝)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資料照,顏麟宇攝)

其實,國民黨本來是有這麼一條能與民進黨「對等抗衡」的「頂層設計路線」的,此即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李登輝領導制定的「國家統一綱領」。但是,在今天的國民黨內,還有誰在惦記這「正藍」色彩的「黨的路線」?更何況,「國家統一」,這四個字在今天的臺灣,其作用是吸引選民,還是排斥選民?不然,國民黨為何不堅持這條「頂層設計」的「路線」,「對等對抗」民進黨,而是「中駟對上駟」,「下駟對上駟」地捧出「九二共識+不統不獨」?

認知缺乏之三、中間選民兩套標準,搖擺投票

2016年以來,臺灣每兩年一次交替舉行的中央(總統、立法院)和地方(九合一)選舉,已出現國民黨與民進黨固定交替輸贏的局面:2016年和2000年,兩次中央選舉,都是民進黨贏;2018年和2022年,兩次地方選舉,都是國民黨贏;明年初的第三次中央選舉,排除情勢不明的第三者,只看國民黨與民進黨,目前的趨勢仍然是民進黨贏。為何如此?

上述的「交替輸贏」,顯然是中間選民的大幅轉向所致。已故的知名政治學者胡佛曾對臺灣的選舉說過一句精闢話:「藍的選政府,綠的選國家」。筆者借用此言的形式來形容上述的「交替輸贏」:臺灣的中間選民是「地方選內政、中央選兩岸」。即,地方選舉時,中間選民的主要評判標準是「內政治理」,中央選舉時則是「兩岸關係」。這其中,「內政治理」內容較為繁多,如2018年時,民進黨的左派政策(一例一休、同性婚姻)可能招致較多反感,而2022年時,很明顯是民進黨日益嚴重的貪腐(樁樁件件,以林智堅論文案為代表)惹人側目。如此「搖擺投票」還起到「權力制約」的作用:以「地方挺國民黨」來制約「中央給民進黨」。相對「內政治理」,「兩岸關係」的內容單一得多,一直都是拒共抗共、捍衛臺灣民主、維護「臺灣主權」、抵制「一國兩制」。縱觀這些,我們也可說,中間選民是「地方選清廉治理、中央選民主主權」、「地方選治理、中央選政治」。

20220812-桃園縣長候選人林智堅對退出選舉召開記者會說明。(蔡親傑攝)
桃園縣長候選人林智堅對退出選舉召開記者會說明。(資料照,蔡親傑攝)

中間選民在中央和地方選舉中貫徹不同的標準還說明一件事,非常重要:在他們心中,「捍衛臺灣民主、維護『臺灣主權』」的「兩岸」份量,遠在「內政治理」之上,所以他們在中央選舉時一直把票投給更能「捍衛臺灣民主、維護『臺灣主權』」的民進黨。搞不清這一點,選戰策略就會走偏,如2022年地方選舉時,民進黨在民間一片反感其貪腐的氛圍中也曾大打「兩岸」牌,但基本無效,照輸不誤;而國民黨顯然也誤判,以為可以把地方選舉中的「內政優勢」轉移到中央選舉上來,於是徵召了在「地方治理」上政績優越民調甚高,但對兩岸與國際事務經驗認識空白的侯友宜當總統候選人。

離投票日不到半年了。國民黨如仍然沉淪在「人選」的糾紛裡,看不見或無視「路線」,或不能在「路線」上推出比民進黨更能吸引中間選民的「兩岸論述」,以及更重要的「國家定位頂層設計」,或依然停留在攻擊民進黨的貪腐、種種施政弊端如司法改革不彰、能源政策荒唐等「內政議題」上,如此在中央選舉上打「內政」牌,就和民進黨去年在地方選舉上打「兩岸」牌一樣,結果只會事倍功半。

*作者為專欄作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

舒緗家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