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拉:《幽靈帝國拜占庭》選摘(3)

2018-09-20 05:10

? 人氣

查士丁尼一世封他最聰明的將軍貝利薩留(Belisarius)(圖中)為東方大元帥,派他率兵應戰,當時貝利薩留才二十五歲。(取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查士丁尼一世封他最聰明的將軍貝利薩留(Belisarius)(圖中)為東方大元帥,派他率兵應戰,當時貝利薩留才二十五歲。(取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在查士丁尼時代,波斯帝國的薩珊王朝版圖橫跨現今的伊拉克、伊朗、阿富汗部分地區、阿拉伯、高加索山脈、中亞與巴基斯坦。薩珊王朝是西亞霸權,正如羅馬帝國稱霸地中海地區。這兩大帝國戒慎恐懼地緊盯對方,內心五味雜陳,有著尊敬、羨慕與憎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薩珊王朝的統治者是「沙罕夏」(Shahanshah),意為「王中之王」,查士丁尼時代的沙罕夏名叫卡瓦德(Kavadh),住在底格里斯河(Tigris River)旁波斯首都泰西封(Ctesiphon)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裡。卡瓦德身穿色澤鮮麗的絲綢,鬍子以黃金裝飾,他的皇冠太重,只得懸掛在他頭頂上方的天花板。在波斯人心目中,沙罕夏代表宇宙規律與和諧的典範,在波斯錢幣上,太陽與月亮圍繞著他旋轉。

薩珊王朝的統治者是「沙罕夏」(Shahanshah),意為「王中之王」。在波斯錢幣上,太陽與月亮圍繞著他旋轉。(Classical Numismatic Group, Inc.@Wikipedia/CC BY-SA 3.0)
在波斯錢幣上,太陽與月亮圍繞著沙罕夏旋轉。(Classical Numismatic Group, Inc.@Wikipedia/CC BY-SA 3.0)

薩珊王朝跟羅馬帝國一樣,也自欺欺人地假裝自己是世界君主。在泰西封的皇宮裡,王座下方擺著三張座椅:一張屬於羅馬皇帝、一張是中亞的偉大可汗,另一張保留給中國的皇帝,等待有朝一日他們以沙罕夏的臣民自居,前來朝覲。

傳統上波斯帝國以伊朗高原為核心,因為那裡是他們的國教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的發源地。到了查士丁尼時代,他們的文化與財政重心已經西移,去到泰西封所在的美索不達米亞各大城。薩珊王朝向西挺進,在敘利亞與羅馬對峙,兩國各自在當地建立連串軍事要塞,隔著國界監控對方。

羅馬帝國的邊防要塞尼西比斯(Nisibis)就在兩國對峙線上,是戴克里先在位時,帝國為抵擋波斯入侵建立的監測點。到了查士丁尼時代,波斯人已經又把邊界向西推移,尼西比斯也落入卡瓦德掌控。

波斯要塞就建在自家門口,羅馬人難免睡不安枕,便在附近村莊達拉(Dara)建立另一座堡壘。在卡瓦德看來,這座新堡壘是令人髮指的挑釁行為。查士丁尼在與卡瓦德的和平談判破局後,立即加強達拉的防禦工事。卡瓦德於是派貴族將軍卑路斯(Peroz)率領四萬精兵出擊,命他從可惡的羅馬人手中奪取達拉。

集結在尼西比斯的波斯大軍包括幾千名步兵和騎射手,以及五千多人的重裝騎兵隊。這個重裝騎兵隊號稱「不死部隊」,名稱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西元前六世紀左右的古波斯帝國開國君主居魯士大帝(Cyrus the Great)時代。「不死騎兵」身披板甲,手拿槌矛、長劍與長矛,胯下坐騎也披掛鎖子甲。他們忍受豔陽下的高溫悶熱,因而有「野外烤爐」之稱。這批精銳部隊誓死效忠沙罕夏,算是中世紀鐵甲武士的亞洲原型。

查士丁尼大帝。(取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查士丁尼大帝。(取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對查士丁尼而言,達拉一定得守住,這是尊嚴問題,也關係國家安全。他封他最聰明的將軍貝利薩留(Belisarius)為東方大元帥,派他率兵應戰,當時貝利薩留才二十五歲。

達拉一役是貝利薩留第一次帶兵作戰,他雖然欠缺應敵經驗,卻有敏銳的戰略頭腦,對新式作戰技巧也有更深入的掌握。在未來的沙場征戰中,貝利薩留經常能以寡敵眾,善用敵方陣容浩大的弱點對付他們。他有一種神奇能力,能夠站在敵人的觀點判斷情勢,打亂他們的布局,以致敵人即使陣前失利,也無法相信戰敗的事實。

西元五三○年,貝利薩留由普洛柯皮烏斯陪同,騎著馬來到前線。普洛柯皮烏斯負責為貝利薩留處理文書,也留下這場戰爭的第一手資料。貝利薩留在達拉共有兩萬五千名士兵,包括一般的羅馬步兵與騎射傭兵,以及相當於「不死部隊」的重甲騎兵。貝利薩留深知敵眾我寡、守城不易,因而選擇在城外跟敵軍一決高下。

卑路斯信心滿滿地帶著他的波斯軍隊來到達拉,可是,當他得知羅馬人擺出的陣勢,內心感到不安。貝利薩留的步兵與騎兵排列出的陣容徹底反傳統,他命人在城外挖掘一條中央戰壕,兩端呈直角往外延伸,狀似牛角。他把主要的步兵隊安排在中央戰壕後側,以免遭到波斯騎兵踐踏。兩側壕溝後面是配備強力複合弓的匈人傭兵軍團,重甲騎兵安排在兩邊壕溝轉角處。

卑路斯一陣錯愕,他原以為會看到傳統陣勢:步兵做前鋒,騎兵在側翼。貝利薩留的布陣方式似乎違反常理,卑路斯花了一天時間在帳篷裡跟他的軍師討論,想弄清楚羅馬人到底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正當兩軍在戰場上遙遙相對,怒目相視,有個騎兵從波斯陣營衝出來叫陣,大聲嘲弄羅馬人,要他們派人來跟他單挑。羅馬士兵交頭接耳,最後有個叫安德列斯(Andreas)的年輕人從羅馬軍隊出列。安德列斯是摔角教練,一身銅筋鐵骨,卻沒有打鬥經驗。波斯戰士擺好架勢準備迎戰,安德列斯趁空往前衝,拿起長矛投出去,將對方擊倒在地,再好整以暇走過去,一刀割斷波斯戰士喉嚨。羅馬陣營歡聲雷動,後方城垛上的士兵也大聲叫好。

接著第二個波斯戰士出列,這人年紀稍長,手上的馬鞭指向羅馬人,要他們派出另一個人應戰。安德列斯再度上場,這回騎著駿馬。兩人高速衝向對方,各自舉起手中的長矛,兩匹馬卻正面衝撞,頭骨碎裂而亡。兩名騎士都摔倒在地,孰勝孰敗就看誰先站起來。波斯人一邊膝蓋還跪在地上,安德列斯已經拿著短刀來到他身邊。

對波斯人而言,這可不是好兆頭,不過,隔天他們又士氣大振,因為尼西比斯的一萬名援軍抵達,波斯軍隊人數是羅馬的兩倍。貝利薩留派人送信給卑路斯,提醒他和平的可貴。他寫道,循外交途徑解決紛爭,遠比無謂的戰爭有意義。

卑路斯回信道:「說得沒錯。如果寫這封信的人不是謊話連篇的羅馬人,我或許會接受你的提議。」

貝利薩留的回覆是,他的軍隊會把這封信綁在旌旗上,藉此激勵士氣。

卑路斯又回信說:「明天我就攻進達拉,幫我備妥洗澡水和午餐。」

隔天中午戰爭爆發,波斯軍隊萬箭齊發,向中央戰壕推進。羅馬步兵蹲在盾牌後方自我防衛,波斯人派騎兵進攻羅馬人左翼。波斯人繞過戰壕時,羅馬人立即撤退。波斯騎兵覺得勝利在望,乘勝追擊撤退的羅馬軍隊,揚起蔽天沙塵。見獵心喜的波斯人匆忙之間亂了陣腳,貝利薩留的匈人騎射手悄悄掩至,衝入他們疏於防備的側翼,近距離射殺敵軍,波斯騎兵前鋒部隊一敗塗地,就像飛在空中的長矛被攔腰擊落。

貝利薩留這時才祭出他的必殺技。那天稍早他安排六百名赫魯利(Herulian)騎射手埋伏在附近山丘。這時他們衝下山,直攻波斯騎兵另一邊側翼。短短二十分鐘內,兩千名波斯騎兵非死即傷。

戰場左側的波斯軍隊陷入苦戰之際,另一批波斯大軍攻向羅馬部隊右翼。同樣地,羅馬步兵撤退,卑路斯的「不死部隊」勇猛追擊。貝利薩留派出另一團匈族騎射手,繞到「不死部隊」後方,以威力強大足以穿透鎧甲的複合弓近距離殲滅敵軍。緊接著羅馬的重裝騎兵上場助陣,波斯軍隊又折損五千人。

勝負還在未定之天,畢竟波斯還有數千名步兵待命中。只是,卑路斯的步兵多半是奴隸,原本就沒有戰鬥意願,當他們目睹戰壕那頭的血腥場面,很多人拔腿就跑,羅馬騎兵在後追逐。

波斯軍隊傷亡之慘重,超乎卑路斯想像。到了日落時分,他麾下的倖存士兵搬運同袍屍首,垂頭喪氣地返回自家陣營。那天晚上,卑路斯只得在尼西比斯沐浴。

貝利薩留在達拉戰役大獲全勝,也證明查士丁尼有識人之明,顯然上帝認同他的作為。查士丁尼打算好好運用作戰天才貝利薩留,不過,眼前當務之急是召他回君士坦丁堡,因為首都山雨欲來,反對派的不滿情緒瀕臨爆發邊緣。

《幽靈帝國拜占庭》立體書封。(商周出版提供)
《幽靈帝國拜占庭》立體書封。(商周出版提供)

*理查・費德勒(Richard Fidler)為澳洲廣播電台「與費德勒對談」節目主持人,貼近受訪者進行深度訪問,在澳洲各地播出。他訪問過國家元首、太空人、作家與科學家,也常挖掘較不為人知的傑出人物的生命故事。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幽靈帝國拜占庭》。(商周出版)本系列結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