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育平觀點:因分裂而淪亡,因團結而昌盛─以色列的千年建國之路

2023-07-22 06:50

? 人氣

以色列國旗。(顏麟宇攝,資料照)

以色列國旗。(顏麟宇攝,資料照)

在以色列工作時,我和以色列政治光譜左翼鴿派與極右翼鷹派之猶太人都交過朋友,和巴勒斯坦和平派與抵抗派也都同席吃過飯交談,喜歡聽聽他們家族的故事、本身的奮鬥史,與對未來後代和平生活之期望。這是一個歷史交雜、人民民族性一個比一個強悍的地方,生命的喜悅與死亡的哀悼有時間隔只是一瞬間;無論猶太教或伊斯蘭教,不管人是因為什麼原因過世,習俗是死亡後1天就下葬,有時你甚至無法好好地跟死去的家人、朋友說再見,他就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但在猶太教的信念中,只要救世主彌賽亞來到,所有死去的人都會復活,因此猶太人幾千年來懷抱著希望——死亡並不是結束,有時只是在等待新的開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以色列這個古老民族的歷史要怎麼讀?如何能夠體會猶太人一代又一代地傳承,老的人死去,新的嬰兒誕生,學習祖先之言聖經,等待回到祖先之地的渴望?

《以色列:猶太民族的千年建國之路》此書講述猶太人在經過近兩千年的流放時光,並沒有像其他民族一樣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這個失去國家與祖先家園的民族,依靠著堅定的信仰,也就是對於自己是上帝選民、上帝賜予應許之地(聖經記述上帝將「迦南地」賜予亞伯拉罕的嫡子以撒與其後代為家園)的信心,能夠挺過一次又一次周邊民族的迫害或同化企圖,以及其他共處民族的不瞭解、歧視、厭惡等負面情緒,還有隨之而來國家層級的迫害與屠殺驅逐等。不管再怎麼流離失所,猶太人都頑強地活著,想辦法延續自己的種族與信仰。

大約兩千年前,猶太人被羅馬人從迦南地驅逐,離散到歐洲、亞洲、非洲,最後到美洲。無論到哪裡,猶太人都被人排擠與另眼相待。19世紀末,赫茨爾(Theodor Herzl)在歐洲大陸倡議的「猶太復國主義」(Zionism)是十幾個世紀以來,猶太人首次對於重新建國認真提議,雖然倡議一度搖擺於阿根廷與巴勒斯坦究竟哪個地點較佳,加上美國猶太人建議乾脆把新大陸當成猶太人的新家園,英國人甚至建議在東非烏干達劃一塊地給他們建國,但猶太人還是無法脫離對祖宗之地與耶路撒冷兩千年來的想望,最終選擇這個親切熟悉,同時卻也危機四伏、爭端不止的複雜之地。

猶太人在1948年以色列國重新建立之後,才算是真正有了自己的國家與家園可以安居樂業,不再像喪家之犬任人欺凌。然而猶太人的建國,同樣為居住此地上千年的巴勒斯坦人帶來持續至今數十年的夢魘,巴勒斯坦人也在祖宗居住的土地上,遭受當初猶太人流亡兩千年時所受的排擠、歧視、懷疑、迫害命運。有的猶太人願意正視這一切,並努力找出解決方法,兩國方案或聯邦論都是嘗試,他們知道沒有廉價的和平,只有付出痛苦的代價才能換來子孫長久的和平,即使只是暫時的和平。

20230609-以色列專題,特拉維夫,以色列國防部。(顏麟宇攝)
以色列國防部。(顏麟宇攝,資料照)

但是也有猶太人不願正視這一切,拿著聖經中的上帝之言為地契,設法驅逐巴勒斯坦民族,想獨占迦南地。這些人貶低巴勒斯坦民族為「只是恰好住在這裡的阿拉伯人」,認為他們應該回到周邊阿拉伯國家去,彷彿巴勒斯坦民族從未存在過,可惜這已經被證明不是解決問題的良策。其實在中世紀猶太人受到基督教各種迫害時,亞西、中東、北非的阿拉伯與土耳其伊斯蘭世界反而收容了最多猶太人,並提供他們安穩生活上千年的家園。

19世紀末與20世紀初來到巴勒斯坦的東歐或俄羅斯猶太難民,可不是來到流奶與蜜之地,重回家園的猶太人起初一無所有,面對的是因地中海型氣候而一片荒蕪的沙漠之地。為了避免餓死,所有人必須捲起袖子來開墾荒地或向阿拉伯居民租地種田、畜養牲畜,靠海的居民就捕魚或行船從事貿易。猶太人兩千年來第1次不是靠腦袋的智識或金融商業來維持生活,而是靠雙手勞動耕作土地求取收成,這就是「勞動錫安主義」,希望未來的以色列是靠雙手勞動,使猶太人與這塊土地重新取得連結,讓被金融商業扭曲了靈魂的猶太人重新回到土地裡得到療癒,進一步瞭解勞動才是創造一個國家的基本能量,而猶太人已經不勞動太久了。

當時的統治者鄂圖曼土耳其人與之後來到的英國人,都可以接受猶太人但不特別偏愛猶太人,他們有和猶太人一起生活的數百年經驗。1492年猶太人被西班牙屠殺與驅逐出境時,鄂圖曼帝國的蘇丹甚至還派帝國艦隊去接收、協助移置猶太難民到希臘或伊斯坦堡等地,而英國國內也有許多富裕猶太家族(例如羅斯柴爾德家族),所以猶太人確實選對了地方。

猶太人受到歐洲基督徒兩千年來的持續迫害,反而在中東、北非伊斯蘭世界過得很安穩。當「猶太錫安主義」自20世紀起提倡到聖地建國,歐洲基督教國家普遍樂觀其成,他們認為只要猶太人離開他們的社會,他們的社會就能從此繁榮昌盛,不再有蠹蟲蛇蟻。當然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但不能否認的是,歐洲基督徒兩千年來在猶太人身上造了無數的孽,猶太人卻在巴勒斯坦人那邊強制取得了補償。歷史從來不是公平的,歷史只是不斷在淘汰不夠奮發進取的文明與民族。猶太人在那麼一小段重要的時刻來臨時抓住機會,重建了自己毀滅兩千年的國家,而巴勒斯坦人只是一時之間亂了陣腳,結果就淪為在祖先土地上遊蕩的幽魂,好像怎麼做都不對,也無法找不到出路。

以色列軍隊7月3日連夜突襲約旦河西岸城市傑寧。(AP)
以色列軍隊突襲巴勒斯坦國約旦河西岸城市傑寧。(AP)

猶太人因為團結而繁榮昌盛,從小國逐步晉升為中東軍事霸權,並以21世紀新創之國著名於世,在那斯達克擁有僅次於美國的新創上市公司數量。一旦面臨戰爭衝突,以色列人隨即換上制服扛上槍,每年固定受訓一個月的後備軍人一夕間成為裝甲雄獅勁旅,戰力不遜於現役部隊。旅居海外的以色列後備軍人也紛紛搭機返國保衛國家,以色列的強大就靠著這一個個不怕苦不怕難,只怕國家不保的強大公民保衛,在中東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可是歷史上猶太人也曾經因為意見分歧,失去團結而國家分裂,最後面臨國家淪亡,百姓流離的厄運。猶太人幸運的是,不像歷史上諸多已經消失在時間長河裡、僅能在歷史記載中閱讀的古人類民族,他們到今天還具體地存在於世界上。也許是宗教的堅毅,也許是家庭血脈的頑強,也許基於是上帝選民的驕傲與笑看人世,猶太人存活到21世紀,而且擁有強大的軍事、科技與經濟力量,更驚人的是擁有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中最高的出生率。當OECD國家只有1至2的出生率,以色列平均生育率是3以上(平均每位婦女生3個孩子以上),擁有7、8個,甚至10個以上孩子的以色列宗教虔誠家庭也並不罕見。

本書也指出了猶太虔誠宗教社群,也就是「極端正統派」(Ultra-Orthodoox,或在希伯來文中稱之為哈雷迪派〔Haredi〕)是不承認以色列1948年重新建國的,對於猶太復國主義排擠宗教色彩,以人力重建以色列國,而非由上帝來重建以色列國之事甚為介意,因為這違背了他們對宗教的信念,以及他們認為上帝將猶太人驅逐出祖先之地的試煉並未結束,以武力奪取以色列地更是無法被接受的,所以有些宗教極端猶太教派會繼續將自己流放在世界各地,不願回以色列。有些回到以色列的極端正統派猶太教徒,因為男性上宗教學校讀經不工作,導致貧窮而接受以色列政府社會福利津貼,一邊接受世俗化政府的金錢補助,一邊反對政府各項政策,還一邊生育更多小孩,將人口比例繼續扭轉成更多極端正統派人口。從這一點上看來,以色列的未來很是令人憂慮。

這本書從猶太復國主義肇始到一戰起猶太人押寶英國獲勝,並會允許猶太人重返家園,到以色列建國後的每一次以阿戰爭細節,以及至今21世紀的所有政治爭端,與對周邊敵對勢力的持續軍事行動等,都清楚詳細地描述,因為每一次的失敗都可能讓猶太人千年復國夢成為泡影,並讓七百萬猶太人除了地中海之外無處可去。而以色列人是很顧家的,對於敵人也總是先一步下手,「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在中東才是王道,才會讓敵人尊重自己。「容忍、克制、和平對話」等,在中東是懦弱的象徵。

以色列的未來如何?沒有人能夠預測,但是以色列人決心將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所以建立中東最強的軍隊,擁有最強的空軍,以及從來不說但全世界都知道的最終手段:末日級毀滅性武器。以色列的未來就掌握在今天還在為政治爭吵不休的猶太人手上,當緊要關鍵時刻來臨,他們總會突然地團結一致,並且為了國家連生命都可以不要地去保衛它,因為沒有人想再流亡兩千年後才能建立自己的家園。他們會不惜一切代價掃除敵人,即使違背所有國際法也在所不惜,人民的安全與福祉是第一優先,敵人的威脅會先制清除,這就是今天以色列面對外來威脅的第一守則。相較之下,聯合國大會決議案只是敵人陣營無意義的噪音而已。

閱讀猶太人的歷史,到今天以色列國的一切,各種猶太人的行事作風,會讓你有耳目一新卻又仿佛彷彿顛覆一切的思維存在,就像以色列的猶太人與美國猶太人也因為該如何對待巴勒斯坦人的做法而爭論不休,甚至相互討厭恥於為伍。美國的猶太人九成以上抱持著以色列政治左派的和平觀點,想要主張兩國論,不想太過壓迫巴勒斯坦人,希望人權、民主、自由等原則也適用於阿拉伯與猶太人兩族群。但以色列境內的猶太人則大部分已經轉為右翼鷹派的觀點,認為與巴勒斯坦人已經沒什麼好說的,只有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而已。他們抱怨美國猶太人在新大陸享受和平繁榮安寧生活,講著訴求和平不切實際的話語,;但是居住在以色列的他們,每天面臨巴勒斯坦人的恐怖人身攻擊與火箭飛彈襲擊,不下重手威嚇巴勒斯坦人,會每天都有數不完的恐怖攻擊發生,那樣誰都無法過日子了。

以色列猶太人與美國猶太人,這兩個最大的猶太人族群,彼此相愛相惜,卻又彼此相厭,抱怨為何對方都無法了解自己。但在重要戰爭節點上,美國猶太人還是會無條件支持以色列猶太人,畢竟沒有了以色列的根,美國猶太人又會成為遊蕩在異族社會的幽靈。彼此需要,卻又相愛相厭,猶太人確實是一個無比複雜的民族,你可以嘗試去了解他們,他們會給你想要了解的一切,但是又無法真正地看懂他們。這就是猶太人。

*作者蘇育平是《台以關係百年史:外交官眼中的以色列》之作者,中華民國職業外交官,是被外交部派赴以色列學習希伯來語的第一人與最後一人,在駐以色列代表處工作10年,對以色列國與猶太民族再熟悉不過。本文為《以色列:猶太民族的千年建國之路》(聯經)書評,授權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

蘇育平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