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韋地專文:市場經濟向左走─新加坡醫療體系與管治模式

2023-06-25 07:10

? 人氣

包括醫療在內,新加坡在政策上的計算都是非常經濟導向,好處是非常務實而不拘泥於意識形態,如對抗Covid從一開始的嚴守清零到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與病毒共存,完全是如何做對經濟最有利的結果。而這樣務實的態度,確實可以在很多時候帶來好的結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新加坡模式並不是沒有危機,首先是其「雙層」結構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越來越少組屋區的人覺得自己可以憑自己的努力打入社會頂層,吳作棟這種中下階層孩子成為一國總理的勵志故事越來越少見。而「努力工作為自己贏福利」的價值觀,很容易轉化為一種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感,很多中產階級的新加坡人覺得自己努力工作和勞動一輩子,最後無論是現金和公積金都繳納在醫療和房屋等必需品上,生命很空虛沒有什麼價值,而選擇移民到紐澳等生活壓力比較小的社會。

過度講究成本效益,將醫療看成一種商品的思維也不利於醫病關係,越來越多病人單純將自己視為一個「消費者」,過度崇拜專科醫生和嚮往花俏的新醫學技術,而對基層醫療和預防性醫療缺乏興趣和正確的認知。

如作者在書中所提及的,新加坡經歷一段「從左到右」的歷史道路,現在是需要再度左傾的時候。包括讓更多中下階層免於醫療費用上的壓力,更著重在基層醫療包括家庭醫學,精神醫學和臨終護理等,以社區而不是大醫院本位去思考醫療架構。作者這種「新加坡需要往左走」的論述在英文知識分子和公民社會圈其實並不罕見,而他們對新加坡執政者確實是有影響力的,這也是新加坡特殊的「民主」模式,英文知識分子和公民社會對執政黨的政策,或許比在野黨和選舉結果有更大的影響力。人民行動黨政府的前副總理尚達曼也曾說,新加坡還不是真正的第一世界國家,因新加坡社會對藍領階級的勞動工作還缺乏足夠的尊重。

結語

新加坡政府如作者所建言的,在過去數年投入更多資源在基層醫療上,而在Covid期間,新加坡也是依賴龐大的家庭診所網路去完成抗疫和接種疫苗等工作,確保在疫情期間公眾的健康得到足夠的護理。許多家庭診所也承接了輕症的急診病患,因減輕急診的壓力。經過Covid的經驗,新加坡社會公眾或許更能意識到基層醫療和家庭醫學的重要性,而這是正面和有建設性的。

《病有所醫?新加坡醫療體系之理想與現實》是一本好書,無論是想以新加坡經驗作為自身醫療體系的參照,或是想要透過醫療場域來了解新加坡的全貌,都能有所收穫。因此樂見這本書的華文版出版,希望能夠加深華文讀者對新加坡的理解。

*作者為新加坡執業醫生。本文為新加坡公共衛生學者林方源新著《病有所醫?新加坡醫療體系之理想與現實》(季風帶)之推薦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