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啓正觀點:更細膩的心理健康假

2023-04-09 06:30

? 人氣

近期大專院校紛紛提出「心理健康假」的政策,希望學生在面對身心出現狀況時,更能名正而言順的休息,舒緩可能遇到的壓。(示意圖/Photo AC)

近期大專院校紛紛提出「心理健康假」的政策,希望學生在面對身心出現狀況時,更能名正而言順的休息,舒緩可能遇到的壓。(示意圖/Photo AC)

近期大專院校紛紛提出「心理健康假」的政策,希望學生在面對身心出現狀況時,更能名正而言順的休息,舒緩可能遇到的壓力;這樣的做法立意良善,並且讓青少年面對心理健康議題時,有些許喘息的機會。但筆者藉由過去在大專院校中面對許多心理健康議題的經驗,仍必須有些逆風般的提醒,這樣的心理健康假,若無更細膩的配套做法,很可能事得其反,造成更多潛在的難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首先,需要釐清什麼樣的學生較會去使用「心理健康假」?從筆者過去的經驗中發現,會去請「心理健康假」的學生,可能屬於「仍然知道可以做些什麼,讓自己的身心狀況穩定下來」的那群人。這樣的學生常較能夠覺察到自己的問題,或者是有比較多的朋友,得以發現他們的困難;並且藉由這樣的休息,讓自己有更多的心力來面對負面情緒。當然,這些學生的身心狀況同樣需要被重視;但是,絕非校園中所有面對身心壓力的學生,都可依此一概而論。

事實上,許多學生在面對身心困難時,是根本沒有心力去請假的!甚至「請假」這件事情,本身就會造成很大的壓力。許多學生擔心「污名化」的問題,使得他們不想太快讓別人知道自己的狀況;他們常會擔心「如果請了這個假,師長就會發現自己的困難,產生過度且極具壓力的關心!」也會擔心「這樣的狀況如果被知道了,是不是會被他人投以異樣的眼光?讓他們更能適應。」更不用提那些「本來就已孤立了自己,拒絕任何協助的人了!」

因此筆者誠懇建議,不應該僅以「延長心理健康假的時間」作為重視學生身心健康議題的政策規劃方向;反而應該更謹慎去看待每位「請了心理健康假」與「有身心困擾,卻沒有請心理健康假」的學生。換句話說,絕對不能僅是以請心理健康假的多寡,來做為學生身心健康的指標,因為這樣的「心理健康假」僅是試圖讓學生緩和心理困擾的「工具」而非「目的」。

除此之外,在對於「面對心理困擾」尚未覺得理所當然的校園環境中,由「心理健康假」而可能衍生出來的問題,也同樣需要被正視。舉例來說,當學生請了心理健康假,但師長卻並沒有感覺到他有這樣的心理困擾時,雙方認知的落差就很可能造成彼此的誤解。一方面,學生可能有心理困擾但並不想跟他人說明;另一方面,師長在不知情的狀況下也有可能覺得這個學生只是把心理健康假拿來當作藉口去休息或做其他的事情。這樣的誤會,很可能在心理健康假的真正作用還沒發揮之前,反倒造成了更多師生間的不信任?而這些都可能源自於對「心理健康假會不會被濫用?」的擔心,也是學校推動此政策時,必須同步考慮的重要課題。

筆者建議,許多大專院校既已落實心理健康假的做法,應該同時做好初級心理健康的預防措施,讓更多師生瞭解這樣的假期,其背後的涵意與目的;更重要的是,當面對學生請心理健康假時,師長如何以「尊重學生的角度」來瞭解與關心,藉以建立起安心的校園氛圍。

其實,「心理健康假」是以「健康」而非以「生病」為名,筆者是很贊同的!這代表請心理健康假的學生,並非僅指「生病」的人,而是面對「心理健康」的議題感到困擾,且需要時間與空間來面對與處理的人。除了實際上學生可藉由假期得到喘息之外,倘若更強化校園對心理健康的認識與重視,才能讓政策更加可行。

*作者為大學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