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黯淡》中國駐美國大使空缺逾3個月 專家解析可能是這些因素

2023-04-04 14:00

? 人氣

2021年7月26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謝鋒(AP)

2021年7月26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謝鋒(AP)

中國前駐美大使秦剛已接任外交部長逾3個月,他留下的大使位置至今依然無人接替,成為1979年美中建交以來,駐美大使職位空缺最久紀錄。《南華早報》3日引述專家分析稱,基於當前局勢,中國可能尚未準備好把新大使放到最前線,且當中國認為雙邊關係無建設性,就會全面停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秦剛2021年7月就任中國駐美大使一職,但任內只有向美國國務院禮賓處遞交國書副本,且當時依據COVID-19防疫規範,僅紙本作業,並未親自遞交。他到2023年1月卸下大使職務前,都沒向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遞交國書正本,不過隨後被任命為新任外長。

秦剛接任外長3個月內,又被升為中國國務院國務委員。《南華早報》提到,秦剛的晉升讓美國華府許多人感到驚訝,有些人更對錯失與他打交道的機會而感到懊悔。中國駐美公使徐學淵現為臨時代辦,代理大使職務,而現任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謝鋒被視為駐美大使接替人選。

美國布朗大學訪問學者弗里曼(Charles Freeman)是1972年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訪問中國的傳譯,他向《南華早報》表示:「我想他們(美國政府)正全面檢視北京當局怎麼了,質疑投資這段外交關係是否值得。」美國巴克內爾大學(Bucknell University)教授朱志群認為,中國可能在賣弄。

「北京當局無聯邦參議院、國會(任命)聽證會。就是定案了」,朱志群說,「我相信這裡有些賣弄,北京當局以此向我們表達不悅。想要駐在國知道在不高興,且希望新大使受到善待」。出任美國駐華大使剛滿1年的伯恩斯(Nicholas Burns),想見中國官員也是吃閉門羹。

藉大使出缺表達對美國不悅

伯恩斯2022年10月接受《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專訪時強調:「我們想要達到一個程度,可以詳述雙方分歧,超越談話要點,且就如何緩和局勢有真實對話。」《南華早報》稱,中國認知到許多美國官員,近日只是和中國大使會面都是政治問題。

2022年7月4日,美國駐中國大使伯恩斯參加世界和平論壇(AP)
2022年7月4日,美國駐中國大使伯恩斯參加世界和平論壇(AP)

分析認為,中國對謝鋒駐美後能否實地引導,或要由北京方面調整基本外交政策,陷入評估困難。美國智庫「亞洲協會政治研究所」(ASPI)常務董事丹尼爾斯(Rorry Daniels)表示:「謝鋒會到華府,即進入布雷區。好聽的解釋是他們(中國)有些猶豫,其他就是不安。」

丹尼爾斯向《南華早報》直言:「我認為很可能中國領導階層正處理對美國的政策,但還沒準備好正式確定謝鋒與其將會面者的關係。」這與中國高層可能在討論對美政策,應對日益升高的敵意說法吻合,而駐美大使空缺逾3個月是重新評估戰術和策略不確定的明顯證明。

「中國想了解,你們(美國)是否真的認真想找出方法讓局勢降溫」,美國雪城大學政治學副教授溥德(Dimitar Gueorguiev)說,「他們有理由對將進入大選期的美國和風險如何抱持懷疑」。弗里曼直言:「若你知道些中國文化,那有關面子...... 你能看到這段關係永遠的行動-回饋循環...... 我們互相讓對方抓狂。」

2023年4月3日,總統蔡英文在貝里斯國會發表演說。(美聯社)
2023年4月3日,總統蔡英文在貝里斯國會發表演說。(美聯社)

《南華早報》提到,美國華府大部分人士認為需要捍衛民主台灣,對抗獨裁威脅,但從中國看來,則是其基本主權遭到危險破壞,包括美國提升對台軍售、先前與總統蔡英文在內的台灣官員接觸增加,且拜登數次稱會協防台灣,損及長期以來的戰略模糊,這些都逐漸侵蝕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

中國憂還是沒得到美國回報

分析指出,中國的沮喪還包括努力試著緩和局勢,卻因其國內疲軟經濟及社會緊張而被忽略或冷落。2022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拜登藉二十國集團(G20)峰會見面後,同意由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2023年2月出訪中國,開啟一系列部長級訪問,結果因間諜氣球事件而取消訪華。

《南華早報》亦稱,中國認為習近平當時伸出的手沒得到回報,擔心再次嘗試還是沒得到美國回應。丹尼爾斯說,中國認為球在美國手上,原本以為會打回來,結果卻是扣殺,「當中國覺得他們和美國的關係無建設性,他們傾向全面停擺」,但駐美大使繼續空缺則是一般時間問題。

2022年11月14日,「拜習會」在印尼峇里島登場,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AP)
2022年11月14日,「拜習會」在印尼峇里島登場,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AP)

由於許多中國共產黨高層及政府官員近期才上任,而習近平集大權於一身,更多事要經由他的辦公室決定。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中國政治專家史宗瀚(Victor Shih)推測,駐美大使也可能是尚未定案的任命,且以習近平這樣高度集權的領導例子,「我猜他必須批准所有部長級職位」。

史宗瀚直言,隨著習近平3月高調訪問俄羅斯,決策可能陷入停頓,這是中央集權體制缺乏權力分配的特點。《南華早報》稱,有些人認為中國重新校準及注意最新進展後,包括蔡英文過境美國和美國任何初步訊號,可能會在4月宣布謝鋒出使美國。朱志群坦言:「我們都很好奇為何(任命)會那麼久。」

2023年2月21日,中國外交部長秦剛出席全球安全倡議藍廳論壇(AP)
2023年2月21日,中國外交部長秦剛出席全球安全倡議藍廳論壇(AP)

分析表示,中國駐美大使空缺並非中國內部調整的一部分,因為中國在疫情後展開一連串外交活動,除了出訪俄羅斯,還就烏克蘭戰爭提出12點聲明、到烏茲別克參加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並開放金磚國家(BRICS)新成員,甚至是讓台灣前邦交國宏都拉斯外交轉向。

不過大使出缺仍有實際成本,因大使是派駐國政策制定者的耳目,且基於對外交互惠和禮遇的執著,臨時代辦並非在危機時期能一直被接受的代理人。朱志群說:「這是進退兩難。當關係不好時,你沒有大使在這邊。但沒有大使,就無法改善關係。」

喜歡這篇文章嗎?

簡恒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