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泉湧觀點:全球暖化之轉機—歐美陸續推動的碳關稅制度

2023-03-05 05:50

? 人氣

歐美碳關稅開始實施後,將影響全球產業。(圖/Unsplash)

歐美碳關稅開始實施後,將影響全球產業。(圖/Unsplash)

壹、企業排碳需付費之觀念成新趨勢

2020年起世人對淨零排碳的意識逐漸提升,越來越多為達成目的新組織成立,迄至2020年12月,全球已有127個國家、823個城市及1,541家企業承諾要在2050年前完成脫碳。據世界銀行統計,全球2021年有64個碳定價機制,總共管制全球21.5%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20年的15.1%相比成長迅速。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於2021年11月1日~11月12日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決議採取加快應對氣候變遷的行動,以更積極達成減碳目標,若採取排碳必須付費,將有助於政府和企業衡量減排的成本與效益。現階段最常見的排碳定價,包括:徵收碳稅和碳排放交易系統,其它還有碳關稅,其核心概念乃為「使用者付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50年要達到淨零碳排目標,意味著全球不再增加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如要達成目標,像現在人類自由貿易所衍生的線性經濟模式,則需要徹底改變!錯誤的線性經濟模式:「開採、製造、使用、丟棄」,是導致氣候危機的根源並產生價值迷思,這是種以企業利益私有化,外部成本公有化的問題。例如企業因商業利益造成空汙、水汙、溫室氣體及廢棄物汙染等問題,導致公共利益損害與全球氣候災難,美歐兩大經濟體乃即將針對高排碳進口產品課徵碳關稅。

貳、多數歐盟國家採碳交易與碳稅並行,2026年開始徵收碳關稅

在歐盟碳定價被視為脫碳的關鍵策略,許多歐洲國家開始徵收大量的碳稅。碳交易項目包含每單位的二氧化碳與甲烷在內,共7種溫室氣體,換算為碳價,但完整進行7種溫室氣體交易的只有加拿大的新蘇格蘭省和魁北克省。紐西蘭交易之溫室氣體種類雖然高達6種,卻沒有進行農業碳排的排放交易系統(簡稱ETS)措施;台灣目前被標示為「考慮ETS中」。

碳交易進一步導入市場機制,政府先根據國際公約承諾的減排目標,設定碳排放權的上限,再依規定分配給企業。當企業製造產品所產生的碳排放量,超過分配額度,就要向有剩餘配額的企業購買碳排放權,簡稱碳權;目前實施ETS的26個國家或城市中,只有瑞士和歐盟的碳價高於每公噸40美元,一半的國家甚至碳價低於每公噸10美元。目前歐盟大部分國家採行碳交易與碳稅並行,但需避免重複管制,例如已被歐盟排放交易機制納管的排放源,可豁免國內的碳稅費。

碳關稅是依循特定地區規定企業的碳權,例如歐盟的企業。這些公司會將購買碳權的成本,加諸於產品的定價,假如海外競爭者無須負擔碳權成本,就能以更低的價格將產品銷到歐盟;2021年歐盟率先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計畫,針對電力、水泥、化肥、鋼鐵及鋁等,高碳排放的產業進口商增加碳關稅,於今(2023)年元旦生效,10月將啟動碳關稅,在2026年元旦開始正式實施。CBAM利用開徵「碳關稅」,讓非歐盟企業也得跟歐盟企業一樣,承擔同等的減碳成本,也因此讓減碳不積極的企業,有更強烈的減碳誘因。此關稅是歐盟減緩氣候變遷計畫的一部分,目標是在2030年歐盟溫室氣體排放量較1990年水平減少55%。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