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淺觀『出院轉銜』之發展前景──「在院醫療」及「離院長照」

2023-02-04 05:30

? 人氣

在院醫療及離院長照。(資料照,南投縣政府提供)

在院醫療及離院長照。(資料照,南投縣政府提供)

台灣於西元2018年起,全國65歲以上高齡人士正式突破國人總數的14.05%,至此完全步入『高齡社會』,與之相呼應的青壯人口亦因「少子化」現象逐步銳減。對此,不只社會生產力受挫,單就高齡者之就醫、照養問題而言,如何兼顧質量、有效率的妥善安排院內銜接程序,將會連帶影響「資源獲取」、「行政效率」及「體系整合」等多個問題面向;同時「付錢人少,花錢人多」這般人財遞減情形所構成的負擔,也考驗了府方『長照給支付』架構的完備程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任何住院者而言,「適期出院」都是一項常態且必然的正常過程,除了避免滯留院區帶來的非必要資源消耗,也能助個案有效重返原生社會、歸入普通生活;同時也須考量到其離開院所後,後續將可能出現的安養、看護需求,是故需要有將「在院醫療」(針對『出院準備服務』部分)及「離院長照」(體制外資源轉介)兩個環節相連接的合宜執行標準,也就是所謂的『出院準備銜接長期照顧計畫』。

為了能順利推動方針,府方基於鼓勵士氣的角度,會針對責任院所等服務供給方擬定相關獎勵政策,並訂立跨專業合作團隊的組建指標,在「以個案為中心」這一基礎上,強化長照有關服務之效能,且透過輔具支援來協助目標進行生活訓練,幫助自立及減輕家屬照看壓力。以國內政策之發展階段來看:西元1994年衛福部(時為行政院衛生署)首先提出『補助試辦出院服務』之本土化工作模式,並於七年後(西元2000年)將之納入「評鑑常規項目」;西元2017年關鍵政策『銜接長照2.0出院準備友善醫院獎勵計畫』確立,除了務對象多元外,對於執行者之專業身分要求也較先前來的更高(優先強調「社區連結」之重要性),算是國內對「轉銜」這一領域較早期的專注政策;西元2018年府方接力推動『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計畫』、『復能多元服務支持計畫』,則可謂是前案的補強規劃。

在院照服需求者多因各類身心因素,而導致長期性的生理機能、自理能力出現不同程度弱化,這並非短時間住院治療便能全盤化解之事,到了出院階段以後仍會需要諸如:復健、交通、輔具、補助……一眾領域的長期安排,也就是與之相呼應的完整多面向「長照政策」所涵蓋之範圍,即國內當前常聞之『長照2.0』規章制度,方有機會助其健康復能、生活重返軌道;政策目標實踐關鍵之處,正是在於『出院轉銜』程序規劃上的把控,藉著醫院既有之「出備評估」階段為出發點,透過疾患受眾住院時,由作為服務供給方的醫療團隊執行跨領域整合作業,助其家屬親族做好一切出院後的外部資源接洽、照護籌備工作,使之能順暢無阻的銜接返家安養事宜。

如出院個案本身具備相應資格,在離院前即應先行完成關係需求之評核(即義務型「出備評估」工作),同時院方團隊亦應盡快擬定客製化方案、做好一切院外資源連繫準備,以利需求者在離院後能即時取得照護服務;另外在輔具這等復能必需品的供應上,也鼓勵相關院所能建立簡易之「輔具友善銜接機制」,以減低回家後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現的障礙,並同步提升目標之全方位生活品質,最終盼能順利實質削減照顧者負擔、程序支出。

然此類團隊人員的選任多為義務指派,並無專任身分及獨立薪津,這將導致其於更加「核心」的本職工作上增添壓力外,追加之任務亦未必有足夠之心力應付。站在塑造誘因的角度,有必要為之營造「獲利」來確保相應的服務品質,雖說府方對於執行『出院準備服務』計畫有達標的院所,會依標準給與院方總數約幾十萬元不等的補助款,但一來額度不高、激勵成效有限外,相關經費也未必能實質轉手到基層從業人員手中;鑒於現行制度於常規狀態下難有調整空間(如:追蹤金流運用、立法保障基層獲益),且亦不易從做為既得利益的方的醫院管理層爭取分潤,故認為透過體制外『具「中介性質」的營利單位』進行帶有商業基礎的合作模式,興許會是另一大解套方案。

從過往院方已有於「出備評估」程序外聘「甲類輔具評估人員」的案例,負責中介工作之企業可以制定不同層級的媒合服務選項,依據個案自行挑選的需求配套服務(如:參與議事細節、安排項目多寡),來收取相應的增額服務費用,相關收費應採行據個別選擇對應選繳,倘若僅為挑選府方所規範的基本服務者,則無需支付任何款項,對於服務所收取的相符金額,應可計為獲聘服務醫事人員本身「論件計酬」的額外津貼;賴於民眾本身的自利心理,對於期望更加一步掌握自身概況的個案而言,大多應不會介意小面額款項之支出,同時又能有效對投入工作之基層人員起到激勵成效,亦不會動搖任何現有既定法規、圈內格局,如此可謂是基於國內長照需求趨勢下,一大具備發展前景、先天條件之創新商業格局。

此外,在現行程序架構方面,應有必要進行以下三個層面的整合:1、站在標準流程之外,整合非專業型以下大多數能連結之必需資源,諸如:資深照服衛教、自費醫事服務(如:營養師、語言治療師)、專業輸送車輛……之類者。2、以現有制度實例為標竿,簡化既有作業程序,如:「特約B單位」之申核流程。3、根據使產業價值提升的動機,帶入「健康照護監管」之有關應用,融入『AIoT』、『醫療科技』一類元素,產生足以帶動服務品質、創造收益的服務項目,提升長照資訊的「近用性」。

總體設想旨在深化落實『以家庭為中心的跨專業團隊模式』(Transdisciplinary Model)之服務供給架構,並使醫院內部專業運作回歸醫務本職,另由專職仲介分擔其原承擔的行政聯繫業務。同時對於高齡族群因生理衰退、住院治療,而產生出的照護關聯需求,強調以「專業服務項目」作為重視方向、側重「質」的提升之『包裹式服務』,預期發展路線乃是以原先分散的各類專業要素為基礎,將之「整合化」、「客製化」成單一結構成品;相關產業型態透過系統性分析需求、收集個案資料,進一步提供能滿足個別其待的精緻服務,比起過往常見的線性『出院轉銜』流程,將更加富有靈活、彈性,相信亦更具展望。

*作者黃思傑現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研究生、資深執業物理治療師。

*作者李學一為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銀髮健康照護與產業」學程學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