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2030雙語國家政策是一帖良方?還是毒藥?

2022-12-14 05:40

? 人氣

(一)回歸英語教育的本質,而不沉浸於雙語教育的迷思。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針對台灣學童的英語學習,普遍認知是我國學子在英語的聽、讀方面具備較強的能力,但在口說與寫作方面就較為弱勢。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為台灣多年來教育現況是以考試領導教學的一大結果。當學習語言是為了應付考試,而非當作日常生活的溝通工具時,語言能力發展自然受到限制。而雙語教學看似提供了學生更多在平時接觸英語的環境,但現實是當英語用來傳授其他專業科目時,相關的專業名詞與術語根本不會在生活上用到,反而還弱化了學生對於其他學科的學習效果,導致雙語教育成了學生額外的學習焦慮。因此,與其著重於雙語教育,倒不如回歸我國「英語教育」的本質重新檢視,優先解決長年來檢定考試領導教學、英語教學時數不足、以及英語師資無缺聘用等問題。同時讓各學科回歸其專業領域,避免因為雙語政策,導致教師「反淘汰」的現象,讓各學科具備相當專業能力的教師,不被英語能力所限,皆能進入教學現場貢獻所能,才是不違教育的初衷。

(二)調整政策評估之績效指標(KPI),不單只重視雙語學校的數字,而是在教育的「質」與「量」之間取得平衡。此外,檢視各校實施雙語教學的必備條件,在事先考量學生語言能力及教師專業及語言能力的前提下,擬定各校轉型為雙語學校的條件依據,不強求每一學校皆要轉型成為雙語教學。同時,採取循序漸進的模式,可先以實驗教育方式找出雙語教學的實際成效與可行性評估,再加以擴大辦理,而不貿然躁進。

鼓勵高中職本地教師在部分課程採雙語教學,111學年度共有文華高中、新社高中等18所高中職校推動,分別在藝術、健康與體育、綜合活動及科技領域內的科目進行雙語教學。(圖/台中市政府)
鼓勵高中職本地教師在部分課程採雙語教學,111學年度共有文華高中、新社高中等18所高中職校推動,分別在藝術、健康與體育、綜合活動及科技領域內的科目進行雙語教學。(圖/台中市政府)

(三)取得利益關係人之共識,導入學校、教師、家長、學者等多方意見,並且實際聆聽第一線授課教師的聲音。經過充分溝通與意見交換後,再針對政策內容進行修正。另外,除了英語學者的意見,也應同時納入其他語言學者和相關專家的想法做為參考,當作政策擬定之依據。

(四)完善雙語師資培育流程,提高誘因,增加基層教師願意投入雙語教育的意願,並且主動給予教師相關的支持協助,例如提供雙語課綱及雙語教材等等。另一方面,不受「外師迷思」所侷限:不得不否認,引入母語者進入我國的英語教學環境,有助於學生增加和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交流;但也得同時意識到,本土英語教師仍舊有其優勢,能夠以自身學習經驗出發,更能體會學生在學習上所遭遇的困難,並加以協助,且英語以外的其他學科有其專業性存在,外師教學絕非萬靈丹。

平心而論,2030雙語國家政策所要帶給台灣下一代的教育,究竟是甚麼?雙語國家的未來又該何去何從?大概唯有留待時間證明。但從其他國家的經驗出發,似乎不難瞥見些許端倪。實施雙語政策最具代表性的國家新加坡,自1987年便正式推出「英語為主,母語為輔」的教育政策,但由於過度強調單一語言英語的重要性,使得母語逐漸式微,2019年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公開表示「星國的雙語優勢正在相對減弱」。因應中國崛起的時空背景,各地紛紛掀起學習中文的浪潮,但新加坡的華文卻正在漸漸退步。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