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當族語復振遇上雙語國家政策—兩敗學生傷?

2022-04-25 05:50

? 人氣

英語作為世界共通語,已成為一威望語言。語言的位階,早已深植人心。今我國更透過立法將其上升至國家級語言,無疑地將會在全國各地的學校對本土語產生強烈的衝擊與威脅。(資料照,李梅瑛攝)

英語作為世界共通語,已成為一威望語言。語言的位階,早已深植人心。今我國更透過立法將其上升至國家級語言,無疑地將會在全國各地的學校對本土語產生強烈的衝擊與威脅。(資料照,李梅瑛攝)

南非的國父尼爾森‧曼德拉(Nelson Mandela)畢生致力於廢除種族隔離制度、實現種族和解,以及消弭貧困不公。他曾說:「If you talk to a man in a language he understands, that goes to his head. If you talk to him in his language, that goes to his heart.」此可詮釋為「如果你對一個人講他聽得懂的語言,你的話會進入他的頭腦;如果你講他的母語或第一語言,你的話會進入他的心中。」可見族語/母語最能表達一個人內心的情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依《國家語言發展法》,自今年(2022年)起本土語成為部定必修課,於國小、國中和高中實施。但是依《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我國政府於2019年起推動雙語國家政策,並提出預計在2030年將臺灣打造成華英雙語國家。眾所周知,英語作為世界共通語,已成為一威望語言,今我國透過立法將其上升至國家級語言,此雙語國家政策無疑地將會對族語復振產生衝擊,恐讓族語/母語淪為雙語國家政策下的犧牲品。

客家先祖常言:「寧賣祖宗田,莫忘祖宗言;寧賣祖宗坑,莫忘祖宗聲。」臺灣在早期語言政策的規範下,族語/母語遭到排擠、漠視,學生被迫接受強勢語言,導致族語/母語漸漸流失,甚至成為瀕危語言。為保障及推動各族群語言發展,2019年政府所制定的《國家語言發展法》,即是一種由上而下,透過立法保障國內各種語言永續發展的方法,試圖維護本土語在學生語言學習上的一席之地。

只可惜推動上的障礙仍舊困難重重,雖然很多學校從幼兒園開始,透過族語/母語的沉浸式教學,為孩童打下了不錯的基礎。但因跨族群通婚、父母不諳族語/母語,導致家庭、社區失去族語/母語傳承之功能,加之學校族語/母語師資又嚴重短缺等種種內部危機,即便有族語/母語的課程學習,爲了學習華語或英語轉而放棄族語/母語,最終會造成族語/母語雪崩式的流失。

另一方面,我國政府於2018年提出《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這裡所講的「雙語國家」的內涵,一定程度被框限在「華語+英語」的組合裡。學校以生活實用為基礎的英華雙語教學,包括生活、健康與體育、語文、閱讀、自然、電腦、藝文等科目。在不增加學校學習節數的前提下,學生每週平均將多了二節課可以「說」英文。另有公立雙語學校規定英語授課時數須達總授課時數的三分之一,即每週八堂課,教授科目以「操作型、藝能性、互動型」的領域為主,包含「生活、健體、藝文、閱讀」等科目。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諄筆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