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經緯觀點:川普經濟學註定失敗

2018-07-21 06:20

? 人氣

如果不是提高經濟規模,增强創新能力的措施,不會提升臺灣經濟實力,而會讓臺灣墮落沉淪。臺灣經濟發展要靠增加生產或物流規模(過去出口導向,或今天全球佈局),及產品創新擴大消費及競爭力。簡單一句話:增强實力面對競爭,而非靠保護避免競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人的開工率及創新周期

臺灣小商人在市場擺攤,一天16小時的低薪工作,7天無休,可以比8小時固定高薪的總收入來的高。賺的錢一棟一棟的買房,靠的就是長工時的總收入。臺灣早期沒什麽工作機會,大家有機會加班賺錢很開心,平常也會接一些手工活增加收入。高開工率換取高收入,理所當然。

社會上高工資的工作機會有限,大家擠破頭去爭最後也只有幾個人能得到。

筆者過去在數所大學教過書,看到這些拿不到研究計劃就閑置人生的高級學者,一周能用到75%能量就十分罕見得。大多數老師教書研究之餘,每天剩下很多時間打球、下棋、看書,通常每周用25%的時間工作就沒事可做。他們不是懶惰不做事,是沒事可做。

基金經理人平常不僅隨時關注股市、匯市、產業分析,還要注意另外時區的交易狀況及經濟動態,每天工作16小時為常態。多半工作3年就必須離開工作崗位,不然精神及身體壓力無法負荷。這般職業,不是他們想多幹活,是職業要求。他們必須隨時備戰工作。

燈塔管理員、平交道警衛、大樓門房…工作時間很長,但是多半處於待命狀態,因爲服務的對象有限,生產貢獻總值不大。

交通警察、消防隊、救難隊單位時間的貢獻很大,但不能不斷的執勤,直接工作的時間有限。

20180214-台北車站外,將行李箱從計程車裡搬出來的民眾。(蘇仲泓攝)
開計程車、做導游、寫作…工作時間可長可短,多做多賺,少做沒錢。(資料照,蘇仲泓攝)

開計程車、做導游、寫作…工作時間可長可短,多做多賺,少做沒錢。

主持人、藝人、作曲家、演奏家、職業運動員、特勤保鏢、即席翻譯…都是有特殊高貢獻力的工作,單位收入很高,也可以選擇工時長短,但是進入門檻很高。

醫院裏面醫師、護士、檢驗師、看護、清潔工…單位工時薪資不同,與養成教育及工作結果對別人的影響力有關。

職業及工作場所,決定一個人的開工率,及貢獻力。服務人數的多寡及滿足他人效用的大小,影響工時及薪資高低。

教育與收入

很多家長都希望兒女能進知名學校,考取專業執照,取得穩定及薪資相對較高的職業,這些想法多半與單位薪資有關。但常常忽略收入等於薪資乘工時,有些工作工時固定,有些工作工時有彈性。高薪資的工作競爭也多,花了功夫最後不一定能拿到高薪工作。

不是這塊料,一定要跟別人搶,再補習、再熬夜也不一定有能產生果效。花了功夫得不到成果,不但對自己對別人沒有增加價值,還花費許多社會資源。人生下來就有所不同,按照各人優勢發展,找到一個可以發揮的項目,會從開工率及特殊性提高自己對社會的貢獻,獲得更大的收益及滿足感。

川普的選擇

川普過去靠地產致富,房地產靠稀有增加價值,但是經濟報酬卻隨規模遞增。他提高關稅增加有形交易的障礙,導致全球經濟規模縮減。智財保護創新,創新或競爭力比保護本身更有價值。川普捨本逐末,對美國及其它國家都是有害無益。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結果不是美國優先,而是損耗美國,以鄰爲壑。

因馬英九(前)介入,中投才被迫與中時集團匆促簽約。(郭晉瑋攝)
前總統馬英九。(資料照,郭晉瑋攝)

李登輝開放銀行,開放學校設立,結果大大降低軟體利用率。阿扁執政要在臺灣每一縣建自己的機場,結果硬體設施閑置,還要花錢維護。馬英九花大錢繼續建核四,卻做出封存決定。如果沒必要,當初就不該花錢投資,建好而不用舉世無雙。

閉鎖、保護只是鴕鳥心態,解決不了問題還製造問題。無論政治、經濟、文化,都應尋求擴大有效使用率,提升創新能力,增加生產,提高需求,促進社會繁榮進步。

*作者為旅美管理博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