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爭讓歐洲分裂?《外交政策》:德國意識到安全不能靠法國,雙方分歧檯面化

2022-11-22 19:00

? 人氣

德國總理蕭爾茨與法國總統馬克宏。(資料照,美聯社)

德國總理蕭爾茨與法國總統馬克宏。(資料照,美聯社)

法國與德國在歷史上打過3場戰爭,自二戰後,雙方有摩擦是常態,但荷蘭《鹿特丹商報》歐洲線記者格魯伊特撰文指出,當前法德之間的不和,源自避免德國再成為支配歐洲的強權,而俄羅斯侵略烏克蘭,讓德國不只面臨能源短缺危機,也意識歐洲安全不能靠法國,使得雙方分歧檯面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外交政策》(FP)21日刊登格魯伊特(Caroline De Gruyter)文章,內容引據曾在歐盟執行委員會任職的佩里希奇(Riccardo Perissich)說法稱,法國和德國現在有諸多不和,而歐盟內部幾乎一直都是法德之間的問題,且處理它們的問題,比解決其他國家的問題優先。

佩里希奇在法國智庫《目的》(Telos)撰文說,德國被控給予其國人和產業的能源補貼不符歐洲模式,且持續單方與中國交涉,還有提供烏克蘭的金融及物資支援沒有效率。他提到,法國、德國、波蘭3國國會原訂10月依據威瑪三角(Weimar Triangle)架構進行會談,結果因法德不和而取消

威瑪三角於1991年成立,旨在協助波蘭擺脫共產主義統治。隨著俄羅斯2月入侵烏克蘭,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德國總理蕭爾茨(Olaf Scholz)和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進行會談,這是時隔9年後,3個參與國再度舉行領袖會談。

格魯伊特表示,法德之間的大部分摩擦並不足為奇,但有更難解決的更深層次問題。她指出,法德分別於1870至1871年、1914至1918年、1939至1945年爆發大戰,奪走數百萬條人命,歐洲大部分地區都被摧毀,因此歐洲1950年代開始進行整合時,管控法德之間的衝突,並以和平方式解決問題是一大目的。

局勢變化加深德法分歧

格魯伊特直言,德國和法國的政治及經濟文化不同,雙方有摩擦是常態,且在任何事情上鮮少有共識。法國經濟學家阿塔利(Jacques Attali)10月在其部落格寫道,法國與德國的「長期利益差異」浮現,只有歐洲往前邁進一大步才能處理此問題,但他憂心,現任法德領袖並未充分認知兩國間的戰爭歷史。

德國總理蕭爾茨與法國總統馬克宏。(美聯社)
德國總理蕭爾茨與法國總統馬克宏。(資料照,美聯社)

「現今法國與德國的分歧可回溯到歐盟的核心功能之一:預防德國再次成為歐洲的支配者」,格魯伊特表示,此目的目前是徹底成功,且在歐洲整合70年後,德國可能是世上最重要的和平主義者,而德國聯邦國防軍(Bundeswehr)更是眾所皆知地經費不足。

格魯伊特稱,經常聽到說德國人民對德國強權的恐懼,超過全歐洲人民的恐懼總和,這也解釋為何會採取「透過貿易帶來改變」(Wandel durch Handel)的策略,而歐盟在德國實施此策略的成效良好。她提到,經濟日益衰落的法國,其金融穩定仰賴德國對歐元的擔保,但外交、安全、國防策略仍居領先地位。

格魯伊特說,德國只專注經貿,忽略地緣政治,而法國做為唯一擁有核武及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席次的歐洲大陸國家,可以展現其權力,還不會面對太多債務或赤字指責,這樣的分工模式讓德法互補,且良好運作數年,只是情況漸趨不平衡,德國常把自己展現得比實際還渺小,法國則是相反。

格魯伊特直言,隨著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德國和法國的分歧浮到歐洲政壇檯面,而德國因烏克蘭戰爭認知到,自身在貿易上是進口大於出口,且制裁俄羅斯和來自俄羅斯的豐富天然氣供應中斷,威脅到德國成長模式,「這也是蕭爾茨為本月飽受批評的訪問中國行程辯護的原因」。

法國總統馬克宏穿著高領上衣現身,右為德國總理蕭爾茨(Olaf Scholz)。(AP)
法國總統馬克宏穿著高領上衣現身,右為德國總理蕭爾茨(Olaf Scholz)。(資料照,AP)

法國覺得遭到德國冷落

另外,德國也從烏克蘭戰爭中認知到,法國不能保護歐洲免於俄羅斯威脅,而要靠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NATO),因此歐洲急需安全及防衛政策。馬克宏曾提出歐洲「戰略自主」想法,只是相關架構及領導模式都相當模糊,所以提升德國和美國的關係成為蕭爾茨的優先要務。

「事實上,他(蕭爾茨)把牌壓在大西洋團結上」,格魯伊特說,且他也知道,中國是激發美國決策者的因素,而非烏克蘭或歐洲,只是德國這些舉動讓法國感到被冷落。美國哈佛大學研究員陸克(Philippe Le Corre)告訴法國《世界報》(LeMonde),德國的態度自我、短視近利,且沒考量歐洲利益。

格魯伊特提到,過去每當地緣政治變化時,法德之間的分歧就加深,但領導階層會藉由歐洲整合來解決問題,像是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法國瞬間有了東西德統一的巨大鄰國,因此時任法國總統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及德國總理柯爾(Helmut Kohl)遊說另10個歐洲國家,催生出統一貨幣歐元。

格魯伊特也說,部分歐洲人注意到此歷史發展,因而主張此時採取主要的重整措施,像是阿塔利就建議,透過歐洲防衛歐洲化來處理法德之間的分歧。她坦言,歐盟變得比1989年還強大,蕭爾茨與馬克宏能否說服其他25位成員國領袖仍待觀察,且法德影響力雖不如以往,但仍具有主導地位,讓其他歐洲國家都希望德法能有良好關係。

喜歡這篇文章嗎?

簡恒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