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沙龍》中國如何說服民眾「動態清零」?媒體人曝全靠「人權」這2字

2022-10-16 08:40

? 人氣

作家張潔平(見圖)指出,在防疫的官方論述上,中國官方強調了「人權」作為正當性來源。(顏麟宇攝)

作家張潔平(見圖)指出,在防疫的官方論述上,中國官方強調了「人權」作為正當性來源。(顏麟宇攝)

自去年開始,中國啟動「動態清零」強力防疫,今年上海市強硬的封城狀況,也引起國際關注。作家張潔平指出,在防疫的官方論述上,中國官方強調了「人權」作為正當性來源,官方會說強力防疫是為了不讓老年及農村人口染疫,這樣許多人都願意忍受一時的不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龍應台基金會15日舉辦中國細微觀察系列最後一場思沙龍「平行宇宙與穿越時刻─不同世代的中國青年思潮與選擇」,由Matters Lab平台創辦人張潔平主講,並由自由媒體人何欣潔主持。

張潔平為Matters Lab社群平台創辦人,西門町「飛地書店」創辦人,台大新聞系講師,曾任《端傳媒》總編輯等,長期關注中國與香港的社會及人權議題。曾多次獲頒亞洲出版協會(SOPA)新聞獎、卓越新聞獎、人權新聞獎等。

對於中國社會現況,張潔平表示,中年人和青年人在中、港、台的權力關係是不一樣的,港台在80年代經濟起飛,所以港台是中年人較富裕,也較有社會資本;但中國在20年後才崛起,所以老一輩人是較沒有財富積累的,因為經歷過文革、政治運動,後來又出現了互聯網革命,基本上就把這些人掃進了歷史的垃圾桶。

20221015-Matters 創辦人張潔平15日出席思沙龍「平行宇宙與穿越時刻 — 不同世代的中國青年思潮與選擇」論壇。(顏麟宇攝)
Matters 創辦人張潔平15日出席思沙龍「平行宇宙與穿越時刻 — 不同世代的中國青年思潮與選擇」論壇。(顏麟宇攝)

用口頭道德說服民眾「清零」 張潔平:不透明的傷亡恐更多 

張潔平指出,現在中國30多歲的這個世代,很多人都已經做到互聯網、媒體公司的管理階層,而這除了是因為上一輩的中年人被淘汰以外,也因為中國的互聯網產業是以消費為主的產業,基本上就是把消費門檻降低、提高消費效率,而消費的主體就是年輕人,所以策略制定基本上都是迎合年輕人。

談到中國強硬的「動態清零」防疫政策,張潔平說,中國的防疫政策在官方論述中有一個很強的正當性來源,就是「人權」,官方會說這樣的防疫是要保障人權,因為中國人口高齡化,加上大量人口在醫療資源不足的農村,如果是動態開放,就可能導致很多人死亡,這件事情說服了很多人,所以都會願意忍受一時的不舒適,要給更多人爭取生命的空間。

張潔平表示,這件事不僅說服了很多人,這也提供那些被封城的人一些意義感,讓他們覺得是在照顧其他人,這個敘事是成功的,但中國防疫帶來的成本是不透明的,尤其是先前的上海封城,防疫帶來的成本無法被客觀的討論,加上許多醫院停擺造成的傷亡也沒有被統計,這就是人權敘事的最大漏洞,不知道會不會因為防疫而造成死亡的人更多,而且也無法被證明,才導致了集體的負面情緒。

喜歡這篇文章嗎?

羅立邦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