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青龍觀點:在政治與學術之間,新任教長需要的是智慧還是妥協?

2018-06-06 06:50

? 人氣

可是,如何有效發揮階級制度的效率,且又能避免因決策者的失誤所引發的重大危害?繼吳茂昆之後,台灣還是會有下一任的教育部長,而他或她所面臨的是,仍然是一樣的問題:在政治與學術之間,新任教長需要的是智慧還是妥協?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就像一位社會學界的前輩曾語重心長地說過一句話:「是誰在篆刻台灣高教的墓誌銘?」他觀察到了台灣整體學術水準正因為諸多結構性因素的扭曲,而愈益向下沉淪、趨於崩壞。主要原因就在於這二十多年來台灣的教育部及科技部官員迷信新管理主義,用競爭型獎補助的方式,再搭配上各式績效評鑑,讓原本多元、深邃的大學學術生命力,全面性地被量化數字和指標所扼殺。再加上這二十多年來,這兩個部會更換過無數的部長、次長和司長,每一任的任期都不長,但他們都急著在短暫的任期中,提出大而無當、誇耀功績的計畫,然後繼任者又無心於賡續前任的政策,而不斷地再提出另一個好大喜功的新計畫,如此週而復始地消耗每年得來不易的教育和研究預算。最後,這樣缺乏永續性的政策當然不會真正札根於基礎教育和研究,且更衍生出各式各樣光怪陸離的教育亂象。

台灣的大學教育,從來就不缺一位又一位的新教長以其提出一套又一套的新計畫與新政策。或許我們真正需要的,只不過是一位真正能尊重學術自由,並能發決心捍衛這份自由的教長而已啊!

*作者為南華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