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物資與藥品過度依賴中國!德媒警告:若再出現大流行,恐「赤裸裸面對疫情」

2022-07-19 15:00

? 人氣

(德國之聲)

(德國之聲)

德國的每日新冠感染人數自六月以來持續呈現上升趨勢,政府正計劃在秋季公布新版防疫政策。不過,德國的防疫物資和藥品卻傳出短缺的問題,專家認為背後原因除了烏俄戰爭影響,也與過度依賴中國等亞洲國家有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德國政府準備在秋季重啟強制配戴口罩的規定,目前德國衛生部正與司法部討論《感染保護法》修正案。聯邦司法部長布施曼(Marco Buschmann)表示:「我們必須非常認真地看待今年秋冬等著我們的事情。」他說,預計將在8月與各州討論此法案,9月將修正案提交議會。

現在除了在火車或地鐵上仍需全程配戴口罩,德國街上和商店裡已鮮少有人還戴著口罩了。 《每日新聞》報導,在前兩年的新冠疫情的高峰期,德國大約有150家公司在生產口罩和其他防護用品。防護口罩在當時供不應求,許多德國公司投入生產。政府給予了數百萬歐元的補貼,目的是減少對中國進口的依賴。

中國再次取得勝利?

但目前商店販賣的口罩大多寫著中國製造,口罩製造產業協會預計,德國的口罩生產最遲在2025年就會結束。協會發言人伯格曼(Stefan Bergmann)向《明鏡雜誌》表示,「屆時許多廠商可能會拆除他們的機器並出售。儘管有聯邦政府的支持,但幾乎沒有人可能回收他們的投資。」他批評道:「以後一切都會像疫情之前那樣,我們將會赤裸裸面對疫情,如果再發生大流行病,中國將再次取得勝利。」

《每日新聞》指出,德國製的口罩難以在市場存活的原因在於:與中國製的口罩相比,自產的口罩成本更高。目前,一個德國生產的FFP2口罩的購買成本約為0.35歐元,而中國產品的購買成本為0.12歐元,外加運費。而像是醫院和政府這種要經過招標過程的大宗訂單,價格往往是決定性因素。

醫療用品、藥品也短缺

和口罩一樣仰賴中國供應商的還有醫院裡的手術用具,德國醫院手術用的材料,包括縫合線和插管,以及兒科醫學的特殊產品都供不應求。在柏林,一些手術已經被推遲了。德國在野黨要求聯邦政府加強本地生產。 《每日鏡報》的報導寫到,儘管醫院仍有少量庫存,但這些材料往往來自中國,疫情以來,中國的貨物運往歐洲需要經歷長時間的等待。

柏林眾議院衛生委員會主席格拉夫(Christian Gräff)說:「即使是著名的大醫院也出現醫療耗材短缺的現象了。在疫情嚴峻期間,人們爭論的是如何加強國內藥品和醫療器械的生產—這也是為了多少降低對中國的依賴。目前在這方面的進展太少了。」

此外,就連藥品也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象,西德意志廣播電台報導,其中包含像是兒童用的止痛劑、哮喘噴霧劑、降壓藥、麻醉劑、抗抑鬱藥和碘片等等。除了新冠和烏俄戰爭的影響,國際供應鏈的波動也是原因之一。由於成本考量,許多藥物原料在中國和印度生產。 2000年,59%的成分仍然在歐洲生產,31%在亞洲生產,而現在的比例已經逆轉:2020年,63%的成分來自亞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